《天堂电影院》是一部意大利电影,在1988年11月就已上映,只是我们到现在才看到译制引进的影片。电影中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时期意大利西西里岛上宁静的吉安加村,在这个村子里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电影院,叫做“天堂电影院”。因为父亲的失踪,8岁的小男孩多多(男主萨尔瓦多)不得不到教堂去干活,然后认识了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阿尔弗雷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但喜欢看电影,更喜欢看放映师放电影,在电影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因为对电影的强烈兴趣,萨尔瓦多在阿尔弗雷多的鼓励下,离开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导演。
电影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的故事,小镇上天堂电影院的简陋设施,以及看电影的小镇上的老百姓对当时这唯一的小镇文化生活的向往,相似的生活状态和一样的对看电影的热情,让观影的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童年时家乡的露天电影院。
在我童年时期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的国家还处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够丰富的年代,看电影可以算得上是那个时候很时髦的娱乐活动了,而且不常有。我记得,我们家乡的那个小县城当时只有一座露天的电影院,没有座位,就是一片很大、很宽敞的空地,放映的时候就在空地最前端拉起宽大的、白色的、布制的银幕,两侧有两根柱子固定住,放映员就在空地后面稍高一点的位置上操作放映机,电影的画面就被投影到了银幕上了,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放映机和放映员就处在一个像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当有电影放映的消息公布出来之后,全城的人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早早的就安排家里的大人或孩子,拎着各家的凳子到空地上去抢排位子。去得早的、身强力壮的就能抢到好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每场电影都是爆满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凳子挤满了空地,有时没有可放凳子的地儿了,总有人站在围墙的角落里看完一场又一场电影。
因为那时年纪小,对抢占位置发生的各种趣事印象不深。但我最记得的情景是,一次电影散场后,我的父亲把我扛在他的肩上,和提着凳子的妈妈兴奋的交流着电影里的情节,我们的身旁是同样的一边互相谈论着电影一边在月夜中赶路回家的人们。我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好亮啊!照在爸爸妈妈青春洋溢的脸上,一场电影带给他们的满足和幸福在他们的言语和眼睛里闪闪发光。我不记得那晚电影的任何内容,但我记得骑在爸爸肩上的安稳和满足、记得妈妈的笑容、记得月光下一群人沙沙前行的脚步声、记得路边大榕树投在路上的宽厚身影,我记得那个感觉就是一个孩子的心满意足。
记忆中这个需要提前抢排位的电影院持续了好多年的时间,直到我上初中之后,县里才有财力在空地上砌起了一排一排的水泥凳子,分成三列填满整个空地,但还是露天的,不过终于结束自己带凳子看电影的时代。之后的发展就飞速得让人目不暇接,早些年前我们家乡的这个露天电影院就像“天堂电影院”一样,避免不了被拆除、被重新规划使用的命运,但经过那些年代的人对电影院的情感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记忆中。
今夜无月、无风、无星光,但我心里的露天电影院正在放映着一帧帧关于爱和思念的纪录片,那电影里的光照亮并温暖着我的身心,也照亮着我前行的人生路途。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电影院,愿它也照亮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