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基本没什么机会享受露天看电影的乐趣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也快,大家又都追求安逸、舒适、体验,一家家电影院修得富丽堂皇,3D、4D、环幕、动感、杜比、各种术语饶的人眼花缭乱,沙发也舒服,厚厚的海绵包层,人能陷进去,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常常回想起看露天电影的那些时光。
小时候,镇上只有一个电影院,离厂里也远,走路得个把小时,一年里难办看一场电影。后来,厂里为了丰富职工和家属的业余生活,决定在厂里开辟一片场地,定期放映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院就在厂部办公大楼的对面,一大块空地,大概一个足球场大小。放电影时,在中间线的位置扯起一大块电影幕布,幕布两边都可以看,只不过有一边字幕和人物是反的,左手变右手,但总体来说不影响故事情节的观看。
每到放电影的日子,下午二三点刚过,电影院的空地上就陆陆续续有人搬来小板凳,或者用石头在场地上磊一小圈来占地方,放映机位置前的那一块区域是热门中的热门,早早被人占了个干净,大家摆的小板凳,一排挨着一排,密度大的很,靠后排的人,看电影时常常站起来,当然也有不带板凳或椅子的,干脆站着看。一场电影估摸着怎么着也有2、3千人一起看,一场的观众人数要数倍于现在电影院的容量。
傍晚时分,天色渐黑,人们便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的涌了过来,三三两两,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早早吃完了晚饭,搬了凳子椅子过来看,妈妈抱着弟弟,哥哥爸爸拎着小板凳。
入口处很早便有卖冰棍儿,瓜子的小贩提前支好了摊,沿着入口站了两排,大声吆喝着,“香喷喷的瓜子,一毛一包”,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种瓜子的包装,就是拿平常的报纸卷成一个倒圆锥体,里面塞上瓜子,上边封口处,把报纸简单折一下,窝进去。味道是原味的瓜子居多,偶尔也有奶油味的出现,那也是傻子瓜子风靡全国后才出来的。
电影放映前,一般放些音乐,不像现在等候电影开映的前几分钟也被商业化,卖给了广告。场地上各家的小孩互相追逐着打闹,叫着喊着,笑着,夹杂着家长偶尔的呵斥声,一片喧嚣,直到电影正片的片头划过夜幕映射在白幕上,声音才慢慢安静下来。
在露天电影院里看过不少片子,印象最深的还是《少林寺》,《少林寺》电影对当时刚从《红灯记》,样板戏年代走出来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人们没有想到电影还能这样拍,再一个电影的主题是宣扬中国人喜爱的传统武术,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还记得,第一次放映《少林寺》时,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基本上正反面都找不到好的位置看电影了。最前排的头仰的快九十度了,外圈的都站在凳子上看。同行的小伙伴们,有个小朋友爸爸是车队的,车队的办公楼正好在电影院旁边,他灵机一动,说可以带我们爬到楼顶看,大家一阵兴奋,跟随着他绕过车队的门卫,终于来到了楼顶,虽然远了点,但是视线毫无阻挡,大家就地在楼板上趴了一排,看的特别过瘾。
由于《少林寺》太好看了,厂里前前后后放了好几遍,我们一帮小伙伴们,每放必看,至少看了三、五遍,那一阵子,学校里都是模仿李连杰练飞腿的小朋友们,掀起了一股武术热,记得全国各地的武术学校也随之蔚然成风,吸引了一众不爱学习爱武术的青少年们。
印象深的还有一部恐怖片子《画皮》,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楚,倒是清楚的记得那时和几个小伙伴坐了前排,那天晚上还有风,风一吹过,刮的大幕波浪般荡漾,像水波一样从荧幕这端起伏着传到另一端,电影的声音和音乐也被风吹的忽远忽近,把这部片子的氛围营造的格外刺激。
每到恐怖的情节处,小伙伴们齐刷刷把头埋了下去,紧闭着双眼,甚而用两手死死捂住耳朵,不让一丝恐怖的音乐传入耳膜,过了半饷,才敢偷偷抬头看看屏幕,看刺激的桥段过了,才互相开始问,有谁看了刚才的画面,主角怎么样了?生死如何?
大了以后,在江城上大学时,才再一次在学校里享受到了露天电影,大学的露天电影院基本上就是篮球场改的,平时打篮球,有电影时,放电影。不过虽说是露天电影,但还是要卖票收费,因为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商业化改革,虽然票价不贵,也算补贴学校买拷贝的一点成本吧。
在大学看得最精彩的一部露天电影,要算是《霸王别姬》了。片子的情节不再赘述,当虞姬自刎时,场内一片唏嘘,从年幼学戏,到成名成角,再到十年动荡,到最终的血洒舞台,无不让人动容,哀叹生命的无常,即使电影散场,人们在回来的路上依然对电影的情节热烈的讨论着。
大学毕业至今,也有二十几年了。一直没什么机会再看看露天电影。商业、资本、科技日新月异的改造着人们生存、生活的方式。电影的观看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革新和改变,供大家边看边评论的弹幕电影也出来了,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大家连电影院都不用进了,戴个VR眼镜,模拟出在电影院观看就行了。
不过不管科技如何变换,我对旧时的露天电影的体验还是怀着一份美好的回忆和怀念,这,可能也是成这篇文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