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现在几乎已变成流行词汇,从《异类》中提到的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到现在流行的GTD,清单记录,番茄工作法和时间四象限原则,等等不一,五花八门。
自己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喜欢阅读和学习新技能,践行时间管理也快两年时间,对于时间管理也有了自己的体会。俗语有云,套路虽繁,心法唯一,总有一些基本战略方针是贯穿于时间管理体系之中的。因此,总结了一下三个“内功心法”,也算是对自己两年时间管理的总结。
1 时间管理,心智层面为习惯养成
有一点需要明确,柳比歇夫首先是一个作息时间规律,科研习惯良好的科学家,其次才是一个时间记录的大师,他的时间记录不过是他科研习惯的量化反映,没必要刻意神话这个外在工具。没时间记录,晚年的齐白石依旧每日作画,数十年如一日,但没好的习惯方式,再强大的时间记录终究只是舍本求末。
自己身边亲人的一个例子,我小时候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过很长时间,他们身体都很好,有个特点就是作息时间相当规律。起床时间在6:30,出门买菜时间一般为8:009:00,做饭时间为11:0012:30,出去公园散步找老朋友时间为下午14:3016:00,看电视时间为19:0020:00。即便后来上学读书,在一天内的某个时间段,我都能回想起外公外婆这个时间会在干嘛,大家想想,这样规律的生活,需要啥时间记录?规律高效,井井有条,而这背后,实际上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高效有序的生活实际是由一个个好的习惯构成的。时间管理的背后实际上是心智的成熟度,而心智层面在执行层的反映就是一个个好的习惯。
早起习惯,阅读习惯,锻炼习惯等等,习惯养成并长期坚持,持续改进,就能不断的有所进步,越来越好。时间统计法只是一个量化手段,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或生活习惯,才是成长进步的关键所在。
2 时间统计,执行层面宜化繁为简
时间统计是个量化工具,在具体执行层面,宜简不宜细,应该记录那些你最想学习的技能或对你最重要的事件上,通过准确的可量化的时间数据统计分析,才是不断督促自己进步的优良方式。
我不是很赞同严格的时间记录,不仅因为关记录是没什么用的,而且容易造成另一种程度的时间浪费。比如严格记录睡眠时间,或严格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所作所为,但大多数人基本是工作就经常多线程作业且任务中断,也没有没有大块完整时间的上班族,严格记录不仅不现实而且极为不便。工具是为人服务的,不能为工具所累。
但时间记录有个最好的效果,就是可量化,10000小时刻意练习之所以这么流行,就因为把努力或者目标量化了。把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量化为10000小时刻意练习,听听都诱人。
因此,你的时间记录,在执行层面,就应该放在是你想修炼成专家、愿意长期坚持的领域,这样,既不会因为刻意的时间记录所累,也能把几个重要的领域认真量化,努力提升自己。
我喜欢阅读,专业是电气工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肯定必不可少,业余时间学习编程,用iHour可以看到我在这几个领域内投入的时间,清晰简单。
3 管理工具,应用层面为协同作战
工具使用层面,宜将多个小工具或原则整合成一套适合个人的操作系统,灵活运用,协同作战,这样才能把时间管理流程化系统化,发挥较大的效率。
我一般是这样整合的:
- 宏观规划层
中长期规划(三到五年)→年度规划→月规划→周规划→日规划(利用工具:OneNote或手帐记录,期望:保证宏观层面的路线方针不动摇,呵呵) - 微观规划层
- 时间段:每天上班前15min。利用工具:滴答清单、时间四象限法则,期望:按优先级妥善安排当日事项。
- 时间段:工作时间(多线程作业任务繁杂零碎时),利用工具:GTD原则配合滴答清单,期望:将任务归类整合,高效工作。
3)时间段:工作时间(有大于一个小时以上的完整时间做一件事),利用工具:番茄时钟和时间记录优化效率,期望:提高效率,量化成果。
4)时间段:下班时间(完整阅读提升时间),利用工具:番茄时钟和时间记录,期望:提高效率,量化成果。
海陆空协同作战,整合各个小技巧,战斗力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这些整合也不是死的,应该是可灵活运用的,我的实践经历,有一种情况可以打破时间记录或番茄工作法,就是“心流”状态,我一般对某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看文献状态好的的时候就不管啥番茄工作法了。
习惯养成,化繁为简,协同作战,就是我自己总结的时间管理三大心诀,其实也是心智层的“道”、执行层的“法”和应用层的“术”三个层面的自我总结。自己读过的相关经典书籍和APP,也推荐给大家:
道:《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暗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
法:《自控力》、《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学习之道》
术:番茄时钟、iHour,滴答清单
至于怎么培养习惯和习惯养成法,姊妹篇《想要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五个原则就够了》可参考阅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