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交流中,言辞对观众的影响仅占7%。语调,包括说话人的音量、语速和重音,占38%。而我们的肢体语言,即肉眼可见的非言语动作,在整个交流中占55%之多。调查显示,有时候我们说话的方式比我们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
要知道,在发言中调节语调是公共演讲中最实用的技能之一。语调既包括你的音量也包括你说话的速度。
词群:我们用停顿来划分词群,而停顿就是说话人的标点符号。
音量:大声强调,提高音量是一种强调部分说话内容的方法。不是你的音量大就可以吸引注意力,而是富有变化的音量才能抓住听众。
使用横膈膜:使用横膈膜是帮助你调节声音的另一个技巧。
轻声:最后一个技巧是音量调节的“秘密武器”。轻声并不是要你说话的时候柔声细语,而是让你发声的时候轻一点。使用轻声这一技巧的另一关键是要像告诉人们一个秘密一样,在此之前闭口不言,把身体往听众方向倾一下,之后再轻声讲出你要说的话。
语速超快,适时地用超级快的语速说某个字或者某个词群会收获很好效果。
一字一顿;停顿;
刹车控速: 你每讲完一个观点,每画完一幅图景,每激发出某种情感,都需要停顿一下。停顿不是让自己喘口气,而是保证听者的思维可以跟得上。对演讲者来说,观点越有力,需要的停顿就越长。否则,听众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理解演讲者的观点,这样就削弱了信息传递的效力。不要害怕停顿。你值得等待。听众向你提问时,不要害怕停顿。你的回答值得等待。
如果你语速很快,你必须记住,向听众传达信息时,一定要给他们时间消化、理解;激发听众感情时,让这个感情在听众心中酝酿一下。
意味深长的停顿:一停顿就会被打断的对策:第一个对策是,举手示意你现在正在发言,不想被打断。第二个对策就是,有一个明显的、耐人寻味的停顿,吊足别人的胃口。“客户说他们最担心的是……(停顿)。”
小结
语调在交流沟通中占38%的比重。音量、语速和停顿可以帮助调节你的声音。
停顿可以使听众产生预期、悬念和紧张感。停顿给听者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帮助语速较快的演讲人调节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