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依然爱课堂,爱学生,爱校园,爱校园里的每一天。
一年时间,从教书育人角度来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说它长,是因为梳理起一年的教学过程,感觉它好比是一幅长长的画卷,每幅图都是真实教育场景的再现。一幅接着一幅,展现着一年中的每个时间段里的教学活动,里面有思考,有付出,有收获,亦有反思。
每幅图呈现的故事情节历历在目,脑海里还在过电影般地回味着往日那些片段,新的一年又来到,我只得在时间的裹挟中,感叹这一年既是充实的,也是短暂的。
19年的在校工作,就在前天,当我给每个孩子发完书签,当我们开完期末家长会后,暂告一段落。
孩子们离开校园前,我给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两份书签,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们。当时网购的时候,我选了一份唐诗书签,一份卡通图画书签,一份写上我的寄语,一份留白,让他们写上自己的读书感悟。
礼物的用意很明显,期待他们假期继续去阅读,带上我的书签,带着老师的鼓励去阅读,给寒假阅读添份小情趣,期待他们做个有趣味有诗心的孩子。
邀请家长参加期末交流会,是为了做好家校衔接,孩子在校的习惯培养工作,假期需要家长去延续。今年接手的这个新班级,我将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工作重中之重,经过这么忙长时间训练,我看到了他们的变化,唯恐因假期的疏忽而前功尽弃。因此,我用心准备家长会,真诚跟家长交流互动,携手同行,期待每个孩子身边人,都能为孩子成长去用心,去努力,做好他们的领路人。
寒假在即,告别校园,告别孩子们,且将这一年的工作做个盘点。
教学方面:以唤起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为教学主线。工作中,我以自己实际行动,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营造静心阅读的环境。在阅读中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情感。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既做他们读书的领航员,也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
语文教学:一、尊重统编教材编排特点,以教材为载体,“让每个汉字在学生笔下开花”,"让每个文字在学生眼前说话"为教学愿景,通过活用教材课后练习,灵活设计语文作业等方式,纠正他们不良的写字习惯,培养对汉字的情感,将写好方块字作为必修课落实在教学中。
二、遵循低年级教材识字词量大特点,坚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内课外的说话写话练习,通过送字词回家等方法,给每个字词找回它们原本的生命力,一改以往单纯的写字写词训练。遵从低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以读代写,以说代写方式促进其语言发展。
教书育人不分家,每当接手一个班级,无论哪个学段,我都将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各个环节。
今年这个班,重点培养他们的课堂纪律性,因为他们课堂上总坐的东倒西歪,要么翘着二郎腿,要么一只脚放在屁股下面坐着,课堂发言先举手等,在他们看来,没有这一说,他们是想说就说,很多时候我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讲得不亦乐乎。练习写字时,他们是想下位就下位,更不必说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了,往往一句话连找几个学生都不能完全读正确,不是添字就是漏字,或者改字,反正就是读得令人心里堵得慌。
这样的学风让教学工作变得特别被动,因此,我从训练课堂坐姿,听课习惯做起,一点一点去引导,慢慢下来,好习惯越来越多,课上得舒服多了。
其实,良好的学风不仅会让教学变得轻松快乐,也会促进其他方面发展。这学期,经过我们一起努力,我班的期末监测,由上学期人均分相差将近二十来分的差距,缩小到本学期只有几分的差距。分数只是一个数字,但分数背后学生习惯的变化,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却能温暖很长时间。
我知道,没有付出,哪有成功?每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里面,都藏着足够的耐心,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榜样的引领。
既然是年终总结,感慨很多,仅择取阅读方面加以赘述:
阅读,我们花大力气在做的事。
记不得从哪年起,我就喜欢跟学生一起早读,我把这个叫阅读操。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人的头脑是最清醒的,适合诵读,适合记忆,给每天一个美好的暗示。伴着早晨清鲜的空气,我们在晨读中一起舒展身体,跟作者对话,用文字滋养心灵。
这一年,亦如此。
每天早晨踏进校园,放下背包,拿起书,走进教室,已经是我的标配动作。即使早读课不是我的,要是来的早的话,我也会拿上一本书,利用铃声前那点时间,跟学生一起读上一段文字。大多这个时候,我会选择《日有所诵》,或者每册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乐此不疲地跟学生一起,玩味着各种读法。
大体上,我们有这些读法:
第一次读,我和全班学生一人一句读,我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彼此读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确切说,句末每个标点符号就是休止符。这样读,主要考虑学生的层次不一,降低难度,减少掉队的人,也是给学困生建立自信,让文字尽量一个不漏地从他们嘴里蹦出来。
第二次读,我们还是一人一句,这次学生开头,但这次我们每人读的都是完整的句子了。这种读,对学生的专注力要求更高,因为每个完整的句子有长有短,如果不认真听,不耳到眼到地跟着老师朗读的节奏,你根本不知道每个句子到哪儿结束。所以,要想读流畅,必须全身心投入才可,而对于新课文,检验的是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
经过两个回合,学生就算把整篇文章读了一遍,对课文内容渐渐熟悉,而我也会在他们的朗读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长句的处理,比如不同语气句子的读法,这些问题放在第三次读中解决。
这次,我们还是合作读,但这次的读充满跳跃性,和第一次读法一样,还是一人一句,但轮到我的时候,我会在某一句的某个地方突然停下来,比如某个难懂难记的词语前,或者某句话被我拆成几个部分,我一停学生就赶紧跟上往后读,这种填空补白读富有挑战性,很有趣,小孩子都喜欢。虽然这种读法对学生来讲,看似没有规律,但却是我精心设计为之,自己心里有数。
每次阅读都有目标,在阅读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在阅读中丰富语感,建构自己的语言发展体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回想去年教的一年级班级,以全镇语文监测第一的成绩交付,与我在阅读方面花的精力分不开,我坚持"读出你的人生,读出不一样的自己,读出了不起的自己"的信念,带他们一起晨读,跟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再看看眼前这个班,有同事曾笑言,说我总是给别人做嫁衣。其实,回忆一下,这么多年换过不少地方,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将自己教的第一交付给别人,也记不住曾经多少次将倒一教成了顺一,但我能记住的是,这么多年如这一年一样,我始终用心对待工作,丝毫不敢懈怠,用心对待每个孩子,竭尽所能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