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穷的叮当响甚至负债的时候,感觉钱真的是不值钱,买苹果电脑手机不会觉得心疼,当时比我有钱的多的同事觉得办健身卡贵,舍不得办,我就能很快的刷卡给办了,和朋友偶尔去酒吧喝点小酒一晚几百块,好像也过得去。
其实我是一点都不虚荣好面子的,也很珍惜当下的劳动成果,只是觉得刚走上社会,有的东西想尝试一下,然后加上没有任何深入的规划,于是就做了很多现在看来愚蠢的事。
现在也穷,但不至于叮当响了,反而越来越懂的合理的节省,因为知道挣钱的艰辛,知道没钱会走的很艰难,所以,个人的消费欲望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恋爱的时候,两个人经常喝的星巴克,几十块钱觉得开心就好,可我一个人的时候从来没舍得喝过一次,觉得没必要;给对方买点东西,可能是我自身消费水准的好几倍,我也很愿意,因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方的开心更重要,但到了自己身上,觉得差不多就好,没必要买太贵的。
在这里,不是要倡导大家去过节省的生活,而是想说,做任何事都是有门槛的,一定的金钱就是门槛,比如房子的首付,做一门生意的启动资金,没有达到这个门槛,就无法去撬动更大的杠杠,就永远在那个底层徘徊。
对于出生平凡的普通人来说,合理控制消费欲望,其实是在为更好的生活蓄力,这是一种更优的生存策略,无关其它。当然,自己挣钱自己花,也无关对错,你开心就好。
这篇感悟,是向曾经那个盲目的,轻信“钱不是攒出来的,钱是赚出来的”沙比——自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