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赵子龙的男孩事迹
赵子龙是个虎头虎脑的9岁小男孩。他的名字很了不起,因为这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三国故事中最优秀的武将赵云的名字,一个男生最佩服的名字。
7岁的赵子龙就开始念三国了,他发现自己的名字和赵云一模一样,更加自豪。不到一个月,他就看完了48集的全套三国演义小人书,还跟着爸爸读了部分原版大书,赵子龙那幅“白马烂银枪”的形象深深地刻入了七岁的赵子龙的脑海。虽然他还不会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纵横战场的情形,多么令人神往!
赵子龙确实有点优秀武将的气质。他生下来就很男孩,一般新生儿是不容易分辨性别的,可是包在襁褓里的小赵子龙,人人都会啧啧称羡:“瞧,这个儿子可有福气!”
除了外形和身体条件,他从小就对男人该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游戏,当团队领导,打仗啊,玩枪啊,还有各种飞机大炮汽车奥特曼玩具。他3个月就会玩冲锋枪,1岁就会看机器人入迷,两岁就能举起一把椅子砸到地板上示威,3岁就敢跟6岁的大孩子打架。5岁发明过新变形金刚,7岁开始念原版的三国演义后,更加喜欢军事。满9岁之前,他总共有108支枪,25架飞机,40辆汽车,20多个奥特曼和变形金刚。总之,他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就是男人的事——军事。
赵子龙不在三国而在这个E时代,他觉得遗憾,但爸妈觉得他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把自己小时候没有的东西全都都给他,塞得太多了。包括名字,包括玩具,包括旅游,包括整套的昂贵图书(当然有三国演义),包括各种教育机会——他们认为应该给的那些,英语啊,钢琴啊,奥数啊,围棋啊一大堆堆。照他们看来,赵子龙简直生活在蜜罐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得如糖似蜜?赵子龙还有什么理由不按照爸爸妈妈的安排去做?
但是,事实就不是这样。赵子龙还是渴望一些东西。因为爸爸妈妈他们忘了一点:他们以为小时候没得到的就是好的,而他们小时候拥有的那些平凡而珍贵的好东西,却给不了赵子龙。
比如说,妈妈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可以打秋千,还种着好多花、菜,想种蓖麻种蓖麻,想种木瓜中木瓜;菜地里有桃子,可以爬树;养着鸡、兔子,可以看老母鸡孵小鸡,可以给小兔找兔草;更好玩的是爸爸小时候,可以上山爬树,下河摸鱼,打架玩泥巴;上学一群小伙伴跑着去,放学一路玩回家,晚上干完活就疯闹,比脱缰的野马还自在。赵子龙差不多每年可以跟妈妈回去一次,每次都是短短四五天,玩得都不想走了。
爸爸妈妈再奋斗十年,也许可以以很贵的价钱给赵子龙一个带小院的房子,也就是现在说的别墅;但是上山爬树,下河摸鱼,打架玩泥巴,也就是自由和自然,他们是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来了。像这天,赵子龙玩枪的时候被逼着弹琴,他就和爸爸妈妈吵架了。
他哭着说,他不要钢琴,不要玩具,不要电脑,只要和爸爸小时候一样可以自由地玩,上山爬树,下河摸鱼,打架玩泥巴。那次,爸爸本来要打他的手举起来又放了下去。
是的,如此幸福的赵子龙,为什么还要哭?因为他不喜欢弹琴,不想弹琴,爸爸妈妈却非要逼着他弹,就像逼着他吃他们小时候吃不到的奶粉一样。时间那么紧,排得满满的学习日程让他觉得不幸福!他想去玩。一个小男孩应该受的教育就是和团队一起玩!和小朋友跑跑跳跳、玩的时间被钢琴吃掉了!看三国的时间就更不用说了!还想下下棋吗?NO!一放学,就弹琴;1小时后,吃饭;然后,做作业;然后,洗脸睡觉。经常都不能保证睡够!周末呢?学英语、钢琴、奥数、围棋!
不是不愿学,而是玩不够使他厌恶学琴。赵子龙在爸妈送他的兴趣班里他只愿意去围棋班和机器人班,那是智力和谋略的真正较量,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他很快就升到了一段,可是爸爸妈妈对钢琴的要求太高,不让他花那么多时间在围棋上。
是的,他从4岁半开始,就得天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占用大量的宝贵时间做一件事,那就是——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