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晚期,人们一直认为乐观是心理缺陷。弗洛伊德认为,控制攻击冲动和性冲动就能在来生得到好报”的乐观信念,是对文明化至关重要的幻想。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幻想,人就有可能把攻击本能和性本能付诸于行动。
人到底应如何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积极心理学三大流派对这个问题都有思考,关注点分别是:积极幻想和自我欺骗;乐观;希望。
研究表明大部分健康的人,都有乐观看待自己的倾向。即人的大脑其实天生就偏好积极而非现实或消极的思考方式。积极幻想与健康、幸福都有密切关系。工作中积极幻想还让人执行任务时坚持得更持久。
为了维持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积极看法,人会采用一些管理负面情绪的策略。比如防御机制中的否认和压抑;积极幻想范畴里的选择性注意、良性遗忘、容忍不足之处和消极自我图式等。
积极幻想的发展受父母教养风格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亲子关系是温暖和谐的,父母给孩子的设置的行为规范是明确的,鼓励孩子对一些信息进行自主选择,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发展出积极幻想。
关于乐观,有两种看法:一把乐观看作一种人格特质;二把乐观看作一种解释风格。即气质性乐观和乐观解释风格。
气质性乐观总体上期待未来的好事总是多于坏事,在困难面前会继续为目标而奋斗,还会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显然乐观者比悲观者能更有效地维持社会网络和亲密关系。
塞利格曼则认为乐观不是一种人格特质,而是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体验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特殊的因素。悲观的人则是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
乐观的解释风格会认为我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我只是这件事没有做好。他们会积极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悲伤中。悲观的解释风格则容易给自己贴上,“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总是这么差”的消极标签。这两者并非一成不变,在塞利格曼看来,乐观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在认知治疗模型的基础上,塞利格曼开发出一些归因重塑项目,即情绪ABCDE理论。
A(坏事):朋友不打电话给我。
B(信念):他不在意我们的友谊了,因为我总是惹人烦。
C(结果):我的心情从好变到很坏。
D(辩论):证据—可以找出他在意这份友谊的证据,如上一年我们每周至少见2—3次面。代替:他可能在想其他的事情,也可能正面临某个麻烦。影响:就算他不在意这份友谊,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有其他朋友。功用:他之所以不打电话给我,是因为他自己暂时遇到了麻烦,而不是因为我让他厌烦了,这样想是否更有用?
E(振作):我现在觉得好受一些了。
这个理论可以和朋友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在讲述这件不好的经历时,让朋友帮助指出你在这段经历中的悲观解释和消极信念。其中一方的任务就是辩论,检测消极信念的依据是否站得住脚,找出可能的乐观解释。假如悲观解释看起来证据更充分,那么继续分析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最后评估乐观和悲观解释风格的功用。
乐观地解释风格能帮助我们更加积极地寻找解决困境的方法,助力更加积极、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