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习面包制作,我喜欢吃面包,软软的,奶油味的、脆皮味的、夹心的、还有网红的脏脏包。一囗下去,那酥软配着各种料香味再来杯牛奶或咖啡,幸福感由然而生。
来到面包教室,只见粗眉大眼、大嘴的,一头寸头发型,穿一身黑色的厨房服、约40来岁的男老师坐在黑板的一角看笔记本。他在等他的学生们的到来。学生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到了上课的点,老师站起来自我介绍:“我姓X,我普遍话不太好,在酒店做了十几年的面包,做面包很辛苦的,要不停练习各种造型,当然你们不去焙烘店的也没有关系,怎么整都可以”。这位身高近1.9米,身材魁梧,声音如洪钟,如果加上个络腮胡,一个活托托的张飞壮汉形象印入眼前。“今天学习理论知识,后几天就是实际操作,有什么不懂尽管问我,我们在一楼,是领导经常出没的地方,所以上课尽量少看手机,下课时间也要到点才下,不能早走,建个微信群,不要把领导加进来,不然有些问题我是不好回答的”。
上课的第一天就开始练习各种造型,棍形、橄榄形、圆形。要成型很简单,但听老师说,焙烘店要求一分钟做5根,酒店要求一分钟做3根。同学们遥遥欲试,没一个人过关。“酒店做面包都是男的,因为要上晚班,工资也不高,2000多元一个月,还不如做奶茶,不需要技术,工资还高”。同学们都在嘀咕“手艺要求高,还很辛苦,工资又低,我才不去上这个班也”。
在后几天的学习中,东老师也总能有问必答,我们也和老师熟悉起来。“老师,你自己开过店没有”。“开过,开垮了。”“分析下失败经验啥”“就是不要和朋友一起开,开一年吵了一年。不要在学校开,三个月没有收入,生意不好,又相互抱怨,生意没做好,朋友也没得做了”。有时我们会问些经营的问题,“这个原材料多少钱”,“我很少关心原材料的问题”。“这个在好利来卖多少”,“我很少在外面买这些,都是自己做”。“这个法式怎么做”,“这个我不清楚,我们做的都是学校的配方”。
一周的学习结束了,我们一共学了近十几种款式的面包,但对面包的喜爱却没有增加。当看到老师的微信昵称,我是否知道了原因。“最凉莫过人心”。我只想说老师,你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