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于非例行性、较为复杂的工作请示或者汇报,需要在正式成文之前跟上级领导先进行一个口头沟通,基本达成一致以后再履行书面的流程会更加顺畅和高效,这也是职场沟通里的常用方法。
不过,只是练习“电梯三分钟”的表达可不够,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领导的兴趣和重视,还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一份书面材料,今天就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挨骂的案例。
有一个公司的在管项目计划撤场,其中关于人员安置问题的一个细节需要我来负责,就是——撤场以后公司会先安排一个集中培训,然后在培训过程中了解每个人的心理动态,为进一步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做好准备,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这个培训计划。
因为不是例行培训,所以对于培训安排有很多事项并不确定:首先,时间是安排在撤场之后第一天还是修整以后的第二天?其次,内容方面怎么考虑?第三,讲师团队怎么安排?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我个人的初步设想是:1)时间:安排在撤场后的第二天组织培训,不要显得太仓促。2)内容:由于主要目的是保持员工的情绪稳定、让员工看到希望,所以准备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生命故事,分享有类似经验的人的故事;一个是纯粹的业务知识类培训。3)培训讲师团队:由于有同事已经去到现场,所以结合现场的人共同组建培训团队。
以上貌似已经挺周全的啦,因为时间紧迫,早上一上班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设想跟公司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大致思路没有什么分歧,但当我说到要跟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领导沟通时,就开始“挨骂”啦——
分管领导:什么?这样就打算去汇报?你需要做一个计划吗?
我(有些委屈):时间这么紧,这些只是我的想法,还要看与对方整体安排有没有冲突呀,确定以后再出计划吧~
分管领导:那怎么行?时间这么紧,你的方案都还停留在口头上,人家会觉得你的工作根本没有落地!对方如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在书面计划上改啊?!
我(无言以对):嗯,好的,我赶紧编制一个书面的计划,带着一块去找人力的领导。
剧情的发展没有任何悬念,我把书面的计划跟人力的领导汇报以后进一步确认了几个细节,这个计划就搞定了,根据计划安排我及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沟通,并将书面的方案发送至相关人员。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不由得反思:如果按我最初的路径,先纯粹口头沟通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回来还得做一份正式的计划,这份计划还得请相关领导过目,那样不是更加增加工作量和时间吗?真不知道早上着急的自己是怎么想的?!
看完这个过程会觉得我太弱了吗?我自己也觉得是,但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希望看到的小伙伴们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