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所谓恋爱脑,一些所谓的其他脑更可悲

“恋爱脑”的定义本来就是相对模糊的,身处恋爱之中,人难免会有全情投入、不计得失的“上头”时刻,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在《神雕侠侣》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会被识别为“恋爱脑”:

比如因爱生恨、最后葬身于情花大火中的李莫愁,“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郭襄,写下“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程英,以及为和小龙女在一起而退隐江湖的杨过。

说到底,爱情本来就是与“绝对清醒”绝缘的。

人们在理智与情感间左右摇摆,纠结不定,有时患得患失,有时拎不清是非,有时沉迷于浪漫想象无法自拔,可能正是爱情的常态。

太过精心计算,甚至随时“精准止损”,或许偏离了恋爱的本质。

只要不完全丢掉理性,失去自我,偶尔“恋爱脑”一下也无伤大雅。很多时候,“上头”一阵之后,很快就会回归正常。

在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看来,当下比“恋爱脑”更值得警惕的,其实是“功利脑”“内卷脑”“心机脑”。

过度克制情感的自由流动,太过小心地计算感情中的得失,甚至宣称“恋爱使人不幸”,人为地把谈恋爱与搞事业对立起来,虽然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却也因此让人变得像是无情的AI,无法真正享受到爱情的快乐。

比起受到群嘲的“恋爱脑”,这才是更加可悲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