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好几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江湖政治的尔虞我诈,《天龙八部》里众生皆苦的大道,《倚天屠龙记》中矛盾两难的困境,《射雕英雄传》中的家国大义,各有各的精彩之处,但要论爱情,我还是首推《神雕侠侣》。
金庸用“风月无情”作为《神雕侠侣》的第一章标题,并以李莫愁的爱情悲剧引出全文故事,我认为是有自己的考量的,爱情也是本书情节的重要推手,李莫愁的因爱生恨,裘千尺与公孙止女强男弱的爱,周伯通瑛姑的阴差阳错,杨过小龙女的天残地缺,可以说,整部神雕就是一本爱情百态的窥镜。
作为官配,杨过小龙女自然是最具有话题性的,金庸有意塑造了小龙女这样一个纯洁无瑕到令人敬而远之的理想中形象,却又故意在这份纯洁上点上了一点刺眼的“玷污”,加之世俗眼光的礼教大防,直接造成了杨龙二人之后令人揪心的四次离别,寻找小龙女也成了全书的线索。杨过对小龙女痴情不舍,多半是由于他逃出全真教后是小龙女给了他真正的关怀,这份感情最初起源于一份对母性的依赖,乃至到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后欲与杨过结为夫妻时,杨过只是怔怔地叫着姑姑而未明白她的意思。直到后来二人一次又一次的分别与重逢,两人的感情才逐步变得浓烈与深刻。正是因为这段感情充满了磨难,当十六年后杨过绝望地从绝情谷跳下却得以重见小龙女时,每个人都会这份不渝的感情动容。
历经劫难后修成正果的爱情固然美好,神雕中更多的却是无疾而终、爱而不得的悲剧。这之中又有一类极为相似的人,便是书中那些围绕在杨过身边的“红颜知己”们。尽管在终南山活死人墓中杨过就曾立下“但教天打雷劈,心中只有姑姑一人”的誓言,但纵览全书,杨过却也不是一个“取次花丛懒回顾”的修道者。陆无双、程英姐妹,公孙绿萼,郭襄等人,都是对杨过怀有爱慕之情的女子,而杨过或多或少也对她们进行过回应,与网络上充斥着后宫桥段的爽文不同,金庸很会把握感情的度,将她们心中的浓烈情感全部埋藏在她们的行动里,流而不露。这之中,我又尤为喜欢程英这个角色。
“淡淡相思未许深,玉萧声慢涩瑶琴。 寒衣检视旧针线,无处相寻一片心”,我想这是对程英最好的诠释吧,作为小说开篇屠门惨案的遗孤,程陆二人相互扶持,一个投入李莫愁门下,一个幸得黄药师真传,又都与杨过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初见时,程英身戴丑陋的人皮面具有意遮蔽容颜,这可以理解为她不愿张扬与外露的性格,但其后再一次救下杨过时,仍旧以面具示人,没有读者预想中的故人重逢的寒暄,只是程英独自一人弄墨吹箫,一遍遍地书写着“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声声缓缓吹奏着《琪奥》乐声。杨过听出曲中意后应声唱和,箫声的戛然而止让他懊恼自己的唐突,只不知此时那张面具之下,又是错愕、惊讶还是惊喜呢?杨过聪颖过人,自然猜得出程英的心思,程英却不愿张扬袒露,不仅因她知晓小龙女的存在,也因她独特的克制,她始终觉得要人爱她,绝要自愿才行,一丝一毫因她刻意为之而使人对她留意的行为,她都认为那是强留,因此她极痛苦,却又极平静。
程英爱慕杨过而不能言,杨过亦怀若有若无之感,却同样理性地保持着距离,怀有着知己般的感念。金庸小说中的少女说起话来,多半要么胡搅蛮缠,要么扭扭捏捏、辞不达意,一件事情总有法子说得缠杂不清。程英却是少有言辞简单、语意明了、周到大方的一个。或许也是这份稳重与克制,使得杨过一直对她抱有尊重,乃至是一份特殊的情感。是以日后绝情谷上,当杨过因失去小龙女陷入癫狂时,一众红颜里,唯有程英是那个能让他冷静下来的人。娉婷而立,素面无波,虽在尘世中翻滚却不染俗意,淡淡地盛开,静静地绽放,满足了我对女子一切美好的想象。
在即将开始十六年苦等时,杨过主动与程陆二人结为兄妹,虽然知道这是杨过有意划开了界限,程英却只是强忍着心酸道,“有这样的大哥真是求之不得”。也许,她还会继续爱着杨过,但也永远相忘于江湖了。“我了解你,懂你,甚至已经深深爱上你,然而我的爱,可以与你无关”。太懂事,太透彻,连一丝挣扎都不曾有,这是一份克制又清醒的爱,也是让人唏嘘可悲的爱。
书中和程英很像的还有郭襄与公孙绿萼,都是属于“一见杨过误终身”的例子。所不同的是,公孙绿萼爱得盲目且自卑,她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直至尘埃中,与杨过根本没有平等的对话,最后虽为杨过付出了生命但想来只能得到他的一声惋惜;而郭襄自始至终都只被当做一个女娃娃,十六岁那年的烟花太过美丽,燃尽了她的一生。只有程英,同样地经历过家破人亡,她经受的苦痛不会低于杨过,但她却从来不会记住失去,只会记住幸而还有的东西,因此她比任何人都能体贴杨过的执着和焦虑,对于人生,她不争不闹,自伤的苦令人得到一种升华,她能看透人间的悲愁而依然微笑地好好生活,哪怕相思蚀骨。
花了这么多笔墨写程英,只是由于我个人的偏爱,或许是偏爱悲情,或许是生性含蓄,淡雅的程英姑娘永远会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很喜欢神雕全书的最后一段:“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某次与杨过分别,陆无双心中失神,程英却在落泪中道“你瞧这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人生多是离别,多是不如意,做到这番豁达通透,便是足够了吧。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