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
一直想写写东野圭吾的文字,不是评述,不是改编,而是感受。
但是,我真正读过他的书并不多。几年以前读了《解忧杂货店》感觉非常好,于是又读了《假面山庄》,给我的感觉很一般。
后来,就不想再继续读下去。前些天,大致翻阅了《嫌疑人X的献身》和《恶意》。终于,把《放学后》读完,这两天在读《白夜行》。
就在翻阅《恶意》时,我却起了兴致,很想尝试写点儿什么。
对于作者,我经历了从喜欢(因为《解忧》)到有些失望(因为《假面》),从有些不理解(在刚读完《放学后》的几天里)到现在的深深的共情与折服。
东野圭吾在评价《放学后》时有这样一句话:
《放学后》里,我想写的是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这个书名引发了一些讨论,可我至今都觉得不错。
就是这句话在最初,使我打了一个问号。因为我实实在在是一个寻找光明的人,我对动机本身没有特别的兴趣。。
而《恶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正是它导致了这起案件。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细地调查过,却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堵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这真是惊人的想法,简直前所未闻。
《白夜行》却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就是这些文字和书中的故事共同感动了我。让我看到了黑色里寻找光明的灵魂,让我理解了这些努力着的人,也看到了自己。而在这个过程里,我觉得我也看到了作者在努力寻找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