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梦想之舟阅读打卡阶段性小结

    为什么要坚持打卡?

    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把写给孩子们的《为什么寒假要抓紧读书》分享了,说明了为什么假期读书尤其重要。但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阅读打卡这件事,我还有另外的考虑。

      最近在一点点读怀玉老师的书,边读也在边反思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设想下学期的构建,初步梳理了一些自己的判断。梦想之舟的孩子很喜欢表达,热情,爱表现,这是我们班比较鲜明的特点。但随着孩子进入高年级,这样的特点也有它的B面,就是容易浮躁、静不下心、部分孩子的发言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

      这个假期我不给自己完全放假,亲自下场大力推阅读,自然是有提升语文成绩的考虑。但是我真正的长线考虑,希望做成的事情,是通过阅读、思考这件事情,化解我们班级个性特点的B面,更好的发扬A面。既然孩子们爱演、爱说,那么我更要想办法让他们表现出的行为、说出来的话都是带有个人思想性的“干货”而不是废话;更要通过习惯性的训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能力。阅读打卡,恰恰是一个一举两得,做好了可以同时兼顾两点的措施,这才是我坚持的原因。

如何坚持?

1.榜样力量引领

      班级的六个微团队是打卡的阵地,但是团队之间,团队之中都存在一定的能力差异,所以我特别注意“群共享”这件事情。每一天截图将六个微团队的打卡情况在班级课程大群进行分享,每天特别给做得好的同学点赞、表扬,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看到其他团队的表现,让稍微弱一点的团队也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互相学习。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因此,我特别鼓励班级的“学霸”们主动起带头作用,把私信分享给我的读书笔记、阅读推荐、好的阅读方法、个人思考分享到大群。在我们班级打卡的这些天里,我的课代表、学习委员每天坚持分享。其它几位小学霸也分别在不同时段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上更进一步的思考。渐渐地,在微团队的打卡中,你会看到一些同学受其影响,思考得也越来越深入。








      与此同时,我也每天作为榜样之一,坚持跟着孩子一起写读后感。我给孩子们的要求是每天读书后写几句自己的思考打卡,字数不限。但是我每天都保持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到班群。孩子们这个假期需要共读三本书,每本书其实都可以有相对应的一种思路框架,以及写作可延伸的模式。比如《写给孩子的艺术史——西方作曲家的故事》,可以从感悟人物品质着手写读后感,对标的是写人类的作文;《中国博物馆里的历史》可以从物件象征的精神着手写读后感,对标写物类习作;《漫画国学经典》则可以学着联系生活实际去阐述这个观点,练习议论文类习作,特别对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作有训练价值。我写读后感的同时,其实也是不断在写下水作文给大家做示范



      当然,我从来不是在成绩上特别功利的老师,但我在德育上很“功利”,所以,我悄悄结合自己的故事、班级实际,把很多想讲的道理都融到读后感里了。至于有没有用,开学见分晓吧!

2.家校联动助力

      班级整体阅读氛围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家庭的土壤培植。但是以我对班级大部分孩子家庭背景状况的了解,阅读这块真的太薄弱了。以往拉着拉着拉不动了,就搁置了。但是今年我做了比较深入的反思,也觉得自己过去确实有说多做少,没有考虑实际情况,落到实处的问题。

      因此,这个寒假针对这些意识不到阅读重要性,或意识到了也不知怎么指导的大朋友们,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一份寒假阅读重要性、班级阅读情况总结和步骤性阅读指导的信息到家长群。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不止三遍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时间不断强调阅读重要性,先让大朋友们态度上重视;接着,再时不时带着同学们在打卡中取得的进步汇报到家长群,让大朋友看看坚持做、动起来的孩子已经有了怎样明显的进步;我自己最讨厌光提问题不给方法,所以特别注意给家长支架指导。面对愿意动起来的家长,我同步在家长群推荐家长适合看的书,鼓励与孩子共读;面对极其忙,真的是你怎么说他都懒得动的家长,我只提最简单的要求,就是您每天鼓励他一句就行。

    就这样,我们班即使是考5分和30分的小文和小蔡,人家都坚持天天打卡,写一句思考嘞!

3.花样百出激趣

      当然,孩子们的新鲜劲儿是很容易过去的,虽然要培养阅读的恒心和耐力,我还是想了一些法子让这件事情能多一点新鲜感,让孩子们多一些自主权。

      当孩子们逐渐对打卡格式规范熟悉起来,能坚持的比较好时,我将打卡的抬头换成了励志名言,并请同学们自由更换。我给的示范是一句很俗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孩子们更换的句子却非常打动我,好些是我没读过的;有的团队甚至还坚持每天把名言翻译成英文,以双语的模式呈现;更有团队每天一条还不够,抢着分享,有时一天要分享两三条名言。





      同时,我也发布了线下阅读沙龙任务卡,请孩子们在开学前举行至少一次团队分享,让留深过年的孩子们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从孩子及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度、已完成团队的情况、公众号的质量来看,能感受到孩子们确实收获颇丰。




      最后,我还参考忘记哪个学校发的一个很有趣的阅读认证照的形式,布置了开学前同学们也拍一张特别的阅读认证照,应该会很有趣,先期待一下。

4.评价总结反思

      在教育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阅读打卡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份“阅读英雄榜”给各位团队组长用以记录。开学以后,我们会基于这份数据,给坚持的同学、发言质量高的同学、有显著进步的同学颁发证书,激励下一阶段的阅读继续进行。这份数据也能作为一个直观的参考,看看高质量的阅读思考与语文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班级阅读打卡进行到过年前夕,也暂告一段落,我给孩子们放了几天小假,但是依旧鼓励有时间还想坚持的同学继续读继续写。今天,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停止阅读的步伐;读完了必读书目,孩子们在自选书目的时候也非常注重书本的质量,这比我要求着读,更让我高兴。我想,一份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这个新年最棒的礼物吧。

      当然,我也知道自己在阅读上欠缺的东西太多,假期我自个儿读书、看“大咖”们的阅读作业清单,深感自己做得太不足够。一方面想着是回到一年级必须第一件事就是把阅读往“死”里换着花样抓!另一方面还是希望在剩下的半年好好在班级集体阅读上下功夫。比如在项目式阅读、小组合作共读、阅读阶段展示、常规摘抄与思考等方式方法上还有探索空间。我们很快就要毕业告别,我能想到的送给孩子们最棒的毕业礼物,就是一份阅读思考力的养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爱读书的孩子,我相信到哪里都不会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