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普通人
儿子上的幼儿园要搞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家长群里老师反复发出通知,要求会跳舞的家长自主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几天以来,我都没敢在班级群吭声,生怕被老师“盯上”。
打小我的肢体动作就不协调,平时我连广场舞都不会跳,长这么大只在小学毕业典礼上参加过一次秧歌表演,还差点挂在台上,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舞蹈练习。参加工作后,每当遇到学校有广播体操比赛以及各类庆祝活动时,都头疼无比,所幸的是班里孩子们比较给力,他们只要看着视频,舞蹈动作就能学得八九不离十了,而我连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都记不全。
几天来,班里并没有家长主动报名,最后老师拟选出几位会跳舞的家长,好在儿子班里老师并没有点到我的名字,我也暗自庆幸自己“幸逃一难”,我以为这件事就此罢了,于是不再记挂在心间。
某天下午,吃饭的时候,我偶尔问起儿子班里跳舞的事,没想到儿子生气地说了一句:“老师问谁的妈妈会跳舞?我都没有举手,都怪你!”我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纳闷地问儿子:“怎么能怪我呢?”儿子放下碗筷在一旁愤愤地说:“你为啥不会跳舞,就是你的问题!”还没等我缓过来,儿子已经十分生气了,我想再为自己辩解什么,似乎并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理由。的确,我的动作不协调,长这么大,几乎很少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因为遗传的缘故,儿子的动作也不是那么协调。这时,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老师在班里问:“谁的妈妈会跳舞?”有几个孩子自豪地举起手说:“我的妈妈会跳舞!”而后,画面中出现的便是儿子落寞的表情。
是的,因为我不会跳舞,所以儿子不能在班里自豪那么一瞬间。我极力安慰儿子:“也不是班里所有小朋友的妈妈都跳舞,老师不是只选了三个家长吗?”儿子叹了口气说:“是呀!你为啥不会跳舞,都怪你!”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我竟然无言以对。为了缓解我的尴尬,很快我便转移了话题,儿子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了,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释怀。
作为父母,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会尽力去满足,但唯独跳舞这件事,由于自身的缺陷却不能满足儿子,心里颇有些愧疚。
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反思孩子的教育问题。平时,无论在何时何地,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达到这个要求,那个标准,可是却忽略了孩子的自身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了,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家长并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从来没有想到孩子也有先天条件的限制。虽说现在提倡的是大众化教育,但还是在走着“精英化”的教育路子,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无不把孩子们当做一个个社会精英来培养,对所有的孩子都是统一的标准。
最近的《小舍得》就是一个活生生地例子,里面的小学生子悠天赋一般,然而家长却把孩子当做天才来培养,以至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在一次竞赛考试中产生幻想,撕了试卷,掀了桌子,他的精神世界全面崩溃。
的确,现在孩子们的精神状况堪忧,过多的学业压力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空间,成绩的压力也让孩子们身上随时背负着一块“排名”的“大石头”,再加上家长殷切的希望,各种原因导致孩子们压力过大,童年并不快乐。
试想,我们在对孩子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是不是孩子通过自身努力也无法触及?但更多的家长选择埋怨孩子不够努力,而从未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设限太高,孩子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确,世界上不乏有天才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卓越的家庭背景,也没有超高的智商。可是,更多家长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由于自己本身的普通,通过对孩子“变本加厉”的要求,让孩子更加努力地出人头地来摆脱普通。
最近,在新闻报道中,屡屡爆出孩子跳楼的事件,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应该反思当下的教育:我们过高的期望是不是也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的任何一出悲剧的发生,作为老师和家长的都难辞其咎。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何不让孩子们顺着自己的旅程去各自绽放不同的色彩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选择适合孩子自己的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倘若我们无法对孩子寄予恰当的期望时,那就请想想我们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吧!
2021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