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一件事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先去评定它,然后才了解它。
《破冰行动》中,父亲审自己儿子的事情出现时大规模的民众抗议便随之而来,使事情偏离了原来的轨道。真实的情况是:父亲审自己孩子虽在内部有争议,但是在讨论后才慎重决定由他来审的,根本不是民众所说的爸爸为了包庇孩子去审孩子,这个顺序先后错了。
看到这件事,我突然想到,我们每一个都不是理智的人。我们以为自己不是暴力者,其在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在遇到敏感词汇时,可能不假思索就会得出我们已经认定的答案。
在现实中,遇到不好自己讨厌的事,骂一句就完,情绪释放一下就好,时间短马上坏心情就过去了,转眼这件事也会忘掉。
可在网络上骂人性质就不一样了。因为在网络上人数剧多,骂一个人可能问题不大,可一旦人数增多,转化成一个多数人的言论呢?关键不是人数多,而是大多数人的言论是不经过思考,不符合事实的。
这样的话,如果在真相还没出现时,我们学会转变情绪释放的渠道,在私下骂一下,说一下就完了,在网络上给真相留一份时间,给自己一份时间,也给善良一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