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终于看了《血战钢锯岭》。这是部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继承了美国电影一向的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对人道主义温情的述说,向世人昭显,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个人仍旧能够实现理想,实现普世价值。和《第一滴血》里的不善言谈、武艺高强的蓝波不同,也异于《真实谎言》中个人拯救世界的特工哈里,今年又一大片《荒野猎人》中休格拉斯展示了人类的求生意志和复仇的能量。而《血战钢聚岭》是塑造了二战中特别的军医形象。
电影中男主角道斯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因为父亲亲历一战,战争的残忍令他在退伍后常年酗酒,然后殴打妻子。年少的道斯目睹这一切,曾抢下父亲的枪继而对准了父亲。虽然扳机终究未扣下,可是在道斯心里已经杀死了父亲。这种罪恶感令他无法原谅自己,也使得他坚守着不持枪的原则,希望以一位军医的身份完成他救人的理想。这个理想更像是道斯的自我救赎,他完全不在意别人的嘲笑、排挤,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抱着不杀人、救人的理想,道斯加入了钢聚岭对日作战。而战争场面的表现,也是该片的一大特点。对日战争我们看得太多了。在以往看到的战争片中,更多表现我方的不抵抗、消极抵抗或是战争环境的艰难。而在《钢聚岭》中,导演似乎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客观冷静地展现美军攻克钢聚岭堡垒的前后。日军的顽强抵抗、犹如蝗虫般出现、飞蛾扑火的劲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战争失败时,日军首领切腹自杀的镜头也是用的近景中景交互,导演此时没有烘托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而是刻画一个民族具有的某种气质。
道斯,自是影片重点表现和刻画的。所有人撤退了,而男主角还在一次一次冒险救治伤员,将他们带离死神,以致于二次进攻时,战士们一定要等到道斯才出发。道斯因为真诚、坚定、勇敢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信赖。看到最后他依旧力气殆尽依然救人,甚至连受伤的日本兵也送下山崖来,我还是流下了泪水。影片的节奏把握刚刚好,不会让整个影院充斥着眼泪,而是激发出观众不同情绪,在一个时空里交织。影片对战争的处理是写实的态度,在炮火纷飞中,我想,有谁能不珍惜今天的和平呢?
影片中,形成的多个二元对立的矛盾也是电影丰富、引人入胜的特色。父亲和道斯之间对战争的不同反应,道斯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与战争的残忍分离的矛盾,道斯和战友们对战争的不同态度,战争前战友对道斯的驱赶与战争中道斯不放弃每个人的对照…… 这些都足以构架起支撑影片的核心力量。
道斯不是没有绝望和迷茫时,战场中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时,他询问上帝该怎么办,最终他得到“one more”的答案。其实,这不是神的回答,是他心中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引领他找到了最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真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