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共读会,和大家一起共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批评小孩子说,“学这些有什么用?”在他们眼里,好像除了好好读书是有用的,可以帮忙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其他的都是无用的。
因此社会上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一个个犹如书呆子,在工作中不懂灵活变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懂人情往来,不会说话办事……
我很鄙视这种人,也很害怕自己会成为这种人,所以我从小就兴趣广泛,看到什么都想学,想让自己什么都懂,无所不能。
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上一些选修课,因为都是我喜欢的,自己选择的,比如插花艺术、刑事案件分析、女性生理健康等。
虽然多年以后,我的那些专业课知识都忘记了,选修课的知识也有点淡忘了,然而当年上那些选修课的感觉却一直留在脑海里,难以忘怀。
毕业工作之后,我又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了一些和工作无关的课程,比如演讲。当时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职场说话时能胆子大一点,自信一点,不再是小透明。可是多年以后,我和朋友举办线上读书会时,还有开直播时,竟然用上了。
再比如我学摄影,之前纯属自己喜欢,就偷偷去学了,没想到现在有时发朋友圈时,还有写作时,竟然用上了,还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赞美和欣赏。
所以,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技多不压身。能力大了,选择才多。
梁文道曾在《悦己》中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其实都是相对而言。某一本书,当下看起来好像没用,但未来可能会有用,可是等到知道它有用时再去看,可能时间就来不及了,所以才有了古人说的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老来方悔读书迟。
为了不让自己将来后悔,我们需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多学点东西,总没有坏处。
未来,我还会读更多看似无用的书,学更多看似无用的技能,只为让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不枉在这世上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