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这话是张爱玲说的(1920年9月-1995年9月)。但这个23岁就红遍上海的个性女子,并不知道她在不久的将来要遭遇到一个将一生缘份半世爱恋都付给的渣男,也不会料到她的那些华丽苍凉、热烈婉约、安宁冷洌的文字,伴随她横空出世来、旁若无人活、听天由命走的人生,将她的传奇推演到极致,世纪不衰却又令人唏嘘。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张爱玲的经典语句,多因爱情得失而来,经得住时光咀嚼,耐得住岁月打磨。也正因为此,让后人因爱生怜,叹才女现世不安稳,怨渣男一世不安份。
其实,胡兰成作为一块文学水平的试金石也好,人品人格的照妖镜也罢,他能吸引个性孤傲、茕茕孑立的张爱玲,并令她“低到尘埃里,欢喜的开出花来”,是非等闲的。这个能在婚书上写“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男人,不仅文字风格别具特色,而且“对现代文学别开蹊径,民国风情流泄笔端,气象格局无人能比”,才学为汪精卫ZF所用。也正因了先天出身的苦和后天努力的福,早早懂得了现实与世故,将自己成长为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把得意时拼前程、失意时弄感情应用到极致,写满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里,绝非偶然。
只是生于优渥,长于孤独,倔强而又有些偏执的张爱玲,因了父母的离恋而渴望爱、珍惜爱、飞蛾扑火的爱。然而命运就是弄人,爱情的天时地利人和,安排了乱世谋生阅女无数的37岁的他,去触碰遗世独立深居简出的24岁的她,将一个女子父爱的缺失,兴趣的共鸣,艺术价值观的认同综合统一了起来,混杂难以割舍。
我们常常品评他人的得失,却往往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张爱玲也不例外,虽笔下故事荒诞不经,似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见凡人所未见,思凡人所未思,然而在自己的爱情里,却如同一条鱼游动在浑浊的黄浦江里,简单懵懂,不知水况,只兀自快活。这也就导致了爱情里逐渐走偏的平等,他由好奇、爱恋、渐渐的变为轻视,直到不视。
或者,生活终究是柴米油盐,男人的好奇心过去,发现了女人的游离于烟火之外,阳春白雪终不能同粥汤菜羹来得实际,大约也渐失了耐心,于是有了后来的小护士和乡间美妇人等。不知道这是不是张始终坚持在经济上接济胡的原因,待释疑。
时至今日,许多张爱玲的读者因文爱人,叹惜才女被爱伤害,际遇凄惨,斥胡兰成一号渣男。然而客观来看,张女许嫁胡男时,已知胡因她离弃家室,却未曾估计到有天胡会故伎重演,一而再,再而三。从这点来说,爱情既是排他的也是被排的。但,冷彻、割离后的张爱玲终因胡兰成而为政治所伤,30多岁避走香港,40岁远走美国,期间几经努力却未有好作品问世,且为生存而再婚,晚景凄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这个意义来讲,有必要将胡兰成划入渣男队伍,不予平反。
人生自落地起,便注定了成长环境对于性格的养成,而性格决定了大致的人生。爱究竟问不问对错,值不值得?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