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依旧,每天勉强坐着看会书,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三国演义》。以往看的时候总是中途就看不下去了,即使看电视剧亦是如此。而这次竟然奇迹般地看完了,有时看着看着竟然忘记了时间,屁股坐得很疼,以致晚上疼得都睡不着觉,打个喷嚏也疼。
初读时很难进入状态,各路人马如走马观花般打来打去,个个自负地去天王老子,转瞬间就成了刀下鬼。我实在是佩服这些人的勇气,没有信仰,却可以如此英武,不知道支撑他们的是什么?我们现在人都太势力了,喜欢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我想我们中国人都是很讲现实主义的,那时的视死如归应该也有些利益驱使吧!不知道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军士的薪资是怎样的,战火频仍,粮草屡屡被烧,有多少土地生产出供几万几十万的军士吃喝呢?我在书中看到易子而食、杀妻而食的吃人惨状,女人和孩子作为弱势群体成了为任意侮辱欺凌的对象。我还经常怀疑鲁迅《狂人日记》中说的吃人的真实性,看完一些史书与文学作品后我相信吃人是真的,一是吃过生生的人,一是吃人的灵魂。作者如何渲染喝酒吃肉的场景,都无法掩藏争名夺利给百姓造成的苦难。所谓的贤良之主也不免虚伪。譬如刘备,刘皇叔,打着姓刘的旗号,发出一些悲天悯人的大厥之词,便想恢复汉室,可却因为无知、愚善与虚伪害死了许多的百姓与军士。诸葛亮感其三拜茅庐的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鞠躬尽瘁,实在是不值。而且他的六出祁山和姜维的战魏行为都是很不明智的。愚忠行为使百姓遭遇战争之苦,只顾圆自己的忠心,却忽视了继承人等其他因素。没有能坐江山的人,拿下江山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曹操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最后还是被司马家族鸠占鹊巢了。
较三国争霸的战争来看,似乎后来晋司马炎的统一势如破竹,甚至很多战争都不是他主动挑起的,而是由被吞噬者顶着忠义的旗子发动的。因为魏吴统治者的荒淫无能与臣子的权谋争夺,连年征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可以说到了不攻自破的程度。忠君思想一直支配着中国历史上的文武百官,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更是把为国效力理解成为君主效力,即使这个君主很昏晕。这大概就是鲁迅说的坐稳了努力的时代吧!譬如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国家机器仍然能运行,这不得不归功于中国人的这种执着的信仰。
我常想如果诸葛亮的报主之的恩情节淡一点,如果他的性格再慢一点,会发生什么事呢?还会发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憾事吗?没有如果,即使有应该也是注定命丧沙场。不禁感叹,三国里的哪个英雄豪杰不是死于他的性格因素?正是因为或自大或嫉妒或猜忌或懦弱的性格,活得轰轰烈烈,死得令人惋惜。
杜牧在《赤壁》中这样感怀历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赞周郎的英武,也是赞诸葛亮的智慧,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我们后人在凭吊中感慨,在感慨中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