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解封的一段日子里,对于旅游业恢复的态势还没有如此明显。而在开学季时,旅游业的攀升态势却达到了顶峰,可以说上升百分点在不断的突破记录,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人被限制了自由,而在这期间封住的,不仅仅是出去旅游的心,而是无价的青春。
这次疫情来的过于凶猛,在措手不及中,大家一起应对,与其不断抗争,总盼望着肯定有胜利的一天,但也不曾想这个过程如此漫长。尤其对2019届疫情刚刚到来的那一届大学生有多么的不公平,完完全全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大学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线上网课进行,青春被封印在了那三年中,可转眼都要毕业了,留下的不应该是惋惜。

都说青春没有售价,疯狂就在当下。也正因此,青春的大好时光显得更加的珍贵。最近很多人都关注到,在周末时节有很多的大学生出现在各大景点处,有些是本地的学生,而更多的是跨省来的,更夸张的是,在凌晨的海底捞里出现了好多留在那过夜的学生。

由于种种迹象,于是乎被网友亲切的称为“特种兵大学生”。毕竟仅用两天的时间就能逛完一座城市的大部分景点,还能用瞬移术在周一准时出现在早八的教室里,还真难想象是怎么做到的,感觉除了大学生,对一般人还真有点难。

在佩服之余,也引来很多人的不理解,认为旅游的意义在于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烟火气息,而仅用几天的时间,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只是来匆匆打卡,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还有就是对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也提出了质疑,认为能在海底捞消费得起,却没钱让自己舒服点住在酒店。同时认为大学生花的都是父母的钱,于是对此纷纷提出了质疑,且把这种现象总结为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旅游潮”。
虽然表面看上去也不无道理,甚至形容的还挺形象。不过无视一种现象的本质,而光看问题的表面,还是会稍显些许片面。在以往的旅游计划方面,我们总是在很早之前便开始了计划,可能是半年后,也可能是几年后,也许到了计划好的时间也不一定去,认为去一趟总得做足了准备,但到最后也说不上到底去不去。而现在呢,旅游前的攻略肯定也要做,但准备周期就没有那么久了,以前会考虑众多因素,现在只需要考虑目的地在哪,怎么去就好。

从这方面也看得出来,在短时间且说走就走的旅行准备中,大家的考虑周期好似真的不一样了,同时也证明了对于逝去的青春,大家想弥补回来的心情。
那说到很多人还以花父母钱来谴责大学生时,却不知他们早已准备好了穷游的攻略,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他们的远行。首先凭着特殊的学生证优惠,免费云游各大景区,不说玩累了还能在海底捞实现吃饭休息两不误的办法。

虽说很多人都在质疑海底捞那么贵,认为既然吃得起,他怎么不找个旅馆休息,而是直接睡在凌晨的海底捞之中呢?而聪明的大学生却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景区周围的酒店贵的离谱,而且住宿费完全能吃上好几顿海底捞火锅了,而且游完后都很迟,算下来也就只住了几个小时,很不划算。如此的话,刚好能在凌晨还接待客人的海底捞中又吃得上饭,又能休息片刻后立马启程,省去了很多的费用。

说到消费观,其实我们大学生可都是本着该花花,该省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当然了,这个刀刃是指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比如说在有限的青春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平常我们不仅可以用空闲的时间兼职摆地摊,攒钱,还可以省吃俭用,把剩下的钱备来旅游。所以我们也没有一味的让父母买这笔账,而是按自己的方式去享受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
在被疫情封存的这几年里,被封存的不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用脚丈量一切的向往。就像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青春没有售价,疯狂就在当下”一样,我们不想留下遗憾,在这无忧无虑,放荡不羁的年纪,真的应该来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毕竟当下即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