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看过一个故事。
有只兔子在林中奔跑,腹部不小心被荆棘划伤,一下子就流血了。
因为痛苦,它龇牙咧嘴地呻吟着。
有几个路过的动物听到了,就走过来,一边同情地望着,一边安慰它。
看到自己这么受重视,兔子内心非常享受。
为了吸引来更多的关注,它就放开嗓子,更加卖力地惨叫起来。
果然围过来的动物越来越多,兔子更兴奋了,甚至还把伤口扒开,主动展示给别的动物看。
结果由于没及时处理,没过一会,兔子就失血过多死掉了。
现实中有很多像兔子那样的人,在遭遇伤痛后,到处吆喝卖惨,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
作家傅菲说,把伤口一次次撕开给别人看,其实是对自己的折磨。
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懂得把伤痛藏起来,默默承担,才能疗愈自己,扭转命运。
人生在世,永远不要兜售自己的苦难。
停止向他人诉苦,是事情走向正面的开始。
自由撰稿人独木舟,在书中记录过年轻时的经历。
多年前,她刚毕业初入职场。
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碰巧家里又出了点事情,她的心情非常低落。
有一天夜里,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很想找人说说心里话。
她打开微信,给闺蜜发了一段长长的微信,倾诉工作上的不顺,以及家里的烦恼。
结果等了很久,闺蜜才淡淡地回复她说,刚在忙,别想太多,睡一觉就好了。
独木舟一看,更加崩溃了。
她又给一个老同学打电话,但是对方听了却说,多大点事啊……
听了这话,独木舟非常难过,只好默默挂掉电话。
后来她总结道:“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正如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里写的: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各自悲喜,冷暖自知。
在你眼里如天塌下一般的大事,在别人眼里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一味向别人诉苦,换来的只会是别人的敷衍与冷漠,同时也会加深自己的苦痛。
再大的伤痛,你都要学会独自咽下。
在黑暗无助的时光里,不哭不闹,暗自坚强,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姿态。
知名领导力教练成琳,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去年她参与了公司的新项目,结果进展非常不顺,她变得消极怠工,怨天尤人。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她就向以前关系很好的几个同学大吐苦水:
“我真是太惨了,项目经理资源分配不均,同事专业度又不够,项目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同学们听了她的话,开始时,还随声附和安慰几句。
但见成琳越说越多,同学们却都逐渐沉默下来。
成琳见状,不满地说:“我这么惨了,你们也不安慰安慰吗?”
这时,同学们都叹了口气,东一句西一句地说:
“其实,我前段时间被裁了,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
“你这算好的了,我们公司都已经几个月没接到项目了。”
……
听着同学们各自诉说的不幸,成琳不禁哑然,她这才明白:
原来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自己的苦,你的苦,有时根本不算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渴望有人能懂我们的伤痛,帮我们抚平内心的褶皱,带我们走出灰暗。
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一颗心是不带伤的,人人都自顾不暇,都有自己的苦难要背负。
所以季羡林先生在《悲喜自渡》中说: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那么一段难熬的时光,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己品尝。
任何苦痛都不必到处哭诉,你我都要学会一边受伤,一边咬牙活下去。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人总是喜欢向别人诉苦?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因为我们总是想博取他人同情,总渴望被别人拯救。
但事实上,正如亦舒所言:“诉苦亦无用,许多事只得靠自己。”
总是到处诉说自己的不幸,难免会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妨碍了他人,也拖累了自己。
一个人的路终究要自己去走,所有的苦痛也只能自己背负,别人无能为力。
凡事学会自己扛,总有一天你会将经历过的艰辛,酿成甘醇的酒。
克丽缇娜创始人陈武刚在创业时,有过一次破产经历。
那段时间,因为经验不足,他被一些渠道商欺骗,收了很多空头支票,导致上百万的货款无法收回。
最后资金链断裂,不仅赔得血本无归,还负债累累。
可尽管遭遇重挫,他却没有变得灰心丧气,每天出门时依然西装革履,精神抖擞。
借钱时,他从不诉苦抱怨。
有人问他,为什么破产了却没有听到一句丧气话。
他说,自己不愿意逢人就吐苦水,卖惨再多,不如付出实际行动来自救。
凭借默默努力,陈武刚的事业很快就缓过来,最后成功创建了自己的美容帝国。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讲:
“我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遇到种种不如意之事,再多的倾诉,往往也于事无补。
与其向别人倾诉苦难,不如在沉默中独自消化,在苦难中重塑自己。
当你撑过人生的苦海后,就会明白,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
苦难加身,指望他人只是徒劳,唯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拯救自己。
看过作家王慧玲的故事。
王慧玲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为了逃避母亲的相亲安排,中专一毕业,19岁的她,就跑去上海打工。
那段时间,她在饭店端过盘子,也卖过袜子,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但她却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四处寻找机会。
25岁,王慧玲到一家日料店做服务员,为了脱颖而出,她用了两年时间,拿下了日语一级证书。
凭借着日语技能,她从日料店跳槽到一家日企的总务岗位。
但她依旧不动声色,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看书,学英语,甚至开始尝试写作。
凭借超出常人的努力,如今的她,不仅成为公司高管,还成功出版了第一本书《基层女性》。
面对生活的打击,她从不卖惨叫苦,而是付诸行动,用双手彻底改变了自身命运。
很认同一句话:
当一个人身处低谷时,与其向别人诉苦抱怨,不如做好自己的摆渡人。
没有谁的命运是一帆风顺,不遭受风雨洗礼的。
戒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主动改变自己,才能从容地接受命运的刁难。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少点倾诉,多些自渡,当你独自穿越风雨,跨过荆棘,自然能迎来生活的转机。
毛姆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星球孤独的产物,因为我们都在经历着,独一无二的经历。”
很多时候,你的情绪,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你的困难,别人没法替你解决。
与其指望别人为你点亮一束光,不如自己提灯前行。
伤口再深,自己独自舔舐;苦难再重,自己默默扛住。
别喊疼别叫苦,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摆渡人,才是对人生最好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