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的意象一下子具体了,随着一场雪、一场降温,北风和外套争夺着身体的热量,冷就是冬天的代名词,凛冬将至。
除了羽绒服、烤火外,还有一件事也在慢慢临近,那就是吃杀猪饭。
在农村,杀猪绝对算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如果说各种蔬菜水果都还算是短周期的生长,喂猪却是要几乎花费一年的时间,天天喂食,一天都不能间断,从一个小小的猪崽儿,养得膘肥肉圆,以提供来年一年餐桌上的肉食。
困住农村主妇的,最主要的因素或者就是要喂猪了,田间的管理早一天迟一天并不见得碍事,让猪饿一餐是难以想像的。尤其是以前的岁月,没有饮料,喂猪还有前期的打猪草、煮食程序,更是得喂进去好多的人力。
从刚刚下不久的一窝小猪崽儿里挑选出自己中意的,任何一种动物在小的时候都格外可爱,女人天生的母性自然泛滥,她精心地照顾着小东西,煮食传了上千年的配方餐。
从小可爱到痴肥,是靠着她一天一天的重复。她为猪的好胃口而开心,为猪的不进食而忧心,在每天的相对里,又何尝没有一些爱怜和情感。
只是这种喂养总会在冬季,过年的前夕结束,猪的宿命是提供肉食。
猪在被杀时会拼命的挣扎,凭本能地抗拒。早有准备的几个相对壮劳力用力按压和固定在案板上,等杀猪佬锋利的刀刺入喉管的大动脉,血水奔涌而出,流进接好的盆里,这也是一道美味,不会被浪费。
养猪的人会有一瞬间的伤感吧,毕竟是个活物,毕竟陪伴了近一年的时光,但是最多一瞬间,她马上开始忙碌了,要把放肉的地方清理出来,很快,杀猪佬就会把一整头猪分成若干块,一个猪头、两块猪殿、四支蹄子、排骨几扇、板油、各种内脏等等。
在房屋的一角铺上塑料薄膜,把肉一块一块地放好,十个月前的小猪崽已经在一餐餐的食物中,长成了一种食物。
她熟练地将盐抹在肉上,经过多年的重复,对其中的分寸已经格外了然,盐少了肉容易坏,不能保持一年的时间;盐多了口感太咸,又不够美味。
而经过折腾地杀猪佬和帮手已经在抽烟聊天休息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她,做一餐杀猪饭。
最顶级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加工。
也许只有在农村,才能吃到这样一天一天,用猪草和粮食喂养出来的猪肉;才能在杀猪的当天,吃到美味新鲜的杀猪饭。
煮一锅排骨,加田里刚刚拔出来的萝卜,火锅沸腾翻滚,红的肉和白的萝卜,加大量香菜和蒜苗,香。
粉蒸肉用五花肉,切成大片,连皮、瘦肉、肥肉相间,拌上从坛子里舀出来的面广椒(玉米面和辣椒碎合在一起),大火蒸,那种软、烂、香、绵,入口即化的口感,让人口水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一个三鲜锅,肉片、猪肝、猪血已经够好吃了,还下了豆腐、豆芽,白菜,可以说白吃不厌。
除了这几个大菜外,炒菜也不可少,新鲜瘦肉炒酸包菜,炒肥肠,炒猪肚、炒腰花,那种柴火灶里大铁锅里炒出来的菜,不需要什么调料,只要生姜大蒜和辣椒,就已经足够了。
此时的我,在屏前不断吞咽着口水,每一道菜都引起我不由自主的分泌,哎,什么知道可以吃到杀猪饭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