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说话都带有笑意的小家伙碰到奶奶就秒变小恶魔。前两天白天听说两个人起了一场冲突,起因是奶奶因为老伴的一句话把手上拿的碗故意摔倒地上,小家伙因为心疼那个珍贵的碗,把自己的小木剑拿出来指着奶奶大叫。
情绪可以有,可是激动地行为怎么也说不过去,于是当晚就着小木剑的事跟小家伙谈了谈,小家伙说:“我又没碰她,是她先把碗摔掉的,妈妈,你知道嘛,那个碗是个古董,是xx出厂的,现在根本买不到了。”我为了证明摔了一个碗根本不值钱,于是淘宝查给他看,结果竟然显示都是上百元的。小家伙更加有底气了,我嘴里说着:“应该等级不一样,网上卖的都是一等品所以贵吧。”可是自己知道一点儿说服力也没有。第一次教育完败。
今天继续和小家伙谈了谈,小家伙起初很抗拒,说:“妈妈,我不想说这件事。”
我:“我不会骂你的,我们谈谈呗。”
小家伙说:“摔东西这个行为不对,虽然不是我花钱买的,但是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碗,所以我要教育她,我想打她”。
我说:“可以,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你愤怒也可以,你都可以说出来,但是动手不可以,懂吗?”“嗯?怎么不吭声?”
小家伙:“我还能说什么,我只能说懂啊。”
我:“你如果发生这种事,妈妈怎么对你的?打你了嘛?”“就像前两天小朋友藏了你的鞋子导致你一只鞋子丢掉了,你也可以生气,也可以愤怒,你可以去跟小朋友表达你找鞋子的过程很着急,很担心丢了鞋子没鞋穿,担心回家爸爸妈妈会骂你......你都可以这样去表达,动手不可以。”
小家伙:“妈妈,你这样的是少数。”
我:“那你喜欢我这样的方式,还是你自己那种方式?”
小家伙:“......那妈妈,我答应以后不这样对奶奶了,那你周末陪我做冰淇淋。”
我:“可以啊”。......看着小家伙愉快的接受了建议,整个心情都晴朗了。
PS:冲突那天我电话听说后,回家第一时间我就鼓足了勇气给奶奶道歉,说:“您受委屈了”。可是心情仍很沉重,因为孩子的行为,我觉得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当今天早上和朋友说起的时候,朋友说:“天啊,孩子这样老人家不得气死啊。”我更加难过。原来从冲突那天开始我就一直特别自责愧疚无法排解,当我向朋友诉说的时候,收到了负反馈,让我自责加倍。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老公过来说:“我看你写了好多又删了,写什么呢?” 我:“诺,你看吧。”老公说:“你觉得是自己没教育好,对吧。”我顿时泪目,是的。
这两天,心里一直很沉重反复想着到底该怎么教育他,怎么办?怎么办?怎么也想不出好的办法,白天突然意识到我瞄准解决问题去时,反而是从“有问题”的状态逃跑了,对啊,我在整个过程中是什么感觉呢?当我处理完这些情绪后,那些害怕刺伤孩子,担心无法说服他的思绪全部没有了。于是有了勇气异常温和坚定地和小家伙开始了上面的第二段对话,我相信孩子接收到的了我的用心,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