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这种说法,确实是很灵验的,昨天还阳光灿烂,春风和煦 ,今天就开始变天了。
一上午天空都很阴沉,打开窗户,一股凛冽的寒风吹了进来,顿时打了一个寒战,仿佛春天刚来冬天却又要回来了。
下午的时候,窗外突然响起了沙沙的雨声,下雨了。
这也挺好,今年春天的雨水并不多,正是百草萌发的时候,这场雨来的很及时。
有人说,下雨天最适合蒙头大睡。午后,我也感觉有一点疲倦,但是还得陪女儿上网课,只有强打起精神,坐在沙发上看书。
忽然女儿叫到:“妈妈,妈妈,你听,下冰雹了。”
我侧耳仔细一听,窗外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打开窗户一看,果然雨水中夹杂着一些黄豆大小的白色冰雹。
我赶紧把所有的窗户都关好,脑海里想起一句话来:三月还有桃花雪。
幸好没有把棉衣收起来,这下派上了用场。
女儿从阳台上捡了几颗冰雹回来,握在手里玩,看着那些圆溜溜的冰珠子,她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妈妈,你看这些冰雹多像西米啊,我想喝点什么,要不你给我做点西米露吧。”
看着她手里那些溜圆的小冰雹,确实和西米长的比较像,我暗自赞叹她的想象力,一边答应着,一边倒冰箱里取出一袋大西米来。
我拿出煮西米的锅,但又有点为难,西米好吃,但是却特别难煮,有时候煮好久都煮不透。
而且我又是一个粗心的人,尽管已经煮过无数次西米了,但每次下锅前,我总要拿出手机,在网上查一查,西米到底是应该滚水下锅,还是应该冷水下锅?
但这次我把锅里添好水放到炉子上以后,却突然间想起一件事来,瞬间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记得上一次,看到网上有人说西米需要先洗一下再下锅,连想都没想,就把放着西米的碗,放在水龙头下面接了半碗水,准备清洗。
但那些西米一接触到凉水,立刻化开了,这是哪个二货传授的经验啊。
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西米必须滚水下锅。
煮了一下午,中间换了四五次清水,终于那些白色的小颗粒都隐身了,锅里已经看不到它们了。
那些小豆豆都已变得透明了,直到这时,西米就煮好了。
把西米倒进漏勺,在凉水下冲洗了两遍,放进甜品杯,再倒入半包酸牛奶,加了一点白糖,搅拌均匀,最后放进去一些碎碎的香橙果肉颗粒,西米露就做好了。
我把它拿给女儿,她欢呼着想要拍照,看来不管味道怎么样,至少外型上是成功的。
“或许,你应该叫它冰雹西米露,你不觉得大西米没煮之前和那些冰雹长的很像吗?”
“可以这么说吧!”女儿开始低头品尝起她的美食,不再理我。
窗外的雨声更大了,但冰雹拍打窗户的声音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
那些冰雹,或许都跑到小孩子们的碗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