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职:生命的二次生长

26年前的秋天,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让我做了母亲。

深夜的台灯在婴儿床前投下暖黄的光晕,凝视着熟睡的面庞,剑眉星目,红唇皓齿,玉肤可亲,恍然发现,竟连睫毛的弧度都与自己儿时的照片如出一辙。

能有机会重启生命的历程,真好。

小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长得象父亲,父亲帅,却分明七八成是母亲的基因显型,弟弟象父亲。这个小生命,却和期待中的一模一样,不增一分,不减一分,这,让我每一次的凝视,都会泪流满面。

我给他的衣服清一色小衣恋,鞋子非阿迪即耐克,打扮得帅酷又绅士,某天突然发现,亦是为成全那个儿时的自己。儿时的自己,爱美之心总是得不到满足,即便准备好了新衣,因长得太快吊老高的裤子却等到大年三十才可以换掉。后来小朋友长大一点,爱活动的他提出要穿宽松的运动服,我觉得也挺好,只要他喜欢。

到了入学的年纪,因为家中没人帮忙,曾经十多次去寄宿学校考察,终究还是没有舍得,决定无论多么辛苦也得带在身边,我希望他能感受到,他很重要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他成长。我仿佛看见年幼的自己成年后的自己,我不能获得生命重启机会的时候,再一次让遗憾成为遗憾,让创伤再一次创伤。儿时的自己,放学回家,多么想看见家中的灯光和母亲,父母亲却一次再次将母亲工作机会给了弟弟妹妹,为原生家庭分忧,我永远是那个脖子上挂钥匙光顾供销社食堂和餐馆的小女孩;我以为是父母的孩子,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但在婚后,一次又一次现实告诉自己:其实很多关系会变得不一样...我努力地做一个自己期待中的母亲,治愈童年的成年的伤痛。

上中学后,偶然发现他常常和一二个差生一起玩,没有针对具体情况,我和他讲,要多和优秀的人交往。他说,优秀的定义是什么呢,学习?有些学习好的孩子很无趣的,除了学习,每个人还有其它许多长处... 是啊,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潜意识里面我也似曾这么认为,我的父亲是学习控,看人不唯财,万般皆下品,读书读得不好的同学是不敢来家里玩的,有次一个玩篮球的同学路过家门口,随口邀请去看球,于是不幸的我接受了N 次教育,其实那个同学作为体育生成绩中等吧,即便后来上了湖北最好的体育大学,去了宜昌最好的夷陵中学,也没能让我的父亲高看一眼,直到我都忘了这件事很久,有一天父亲说,电视新闻上看到***同学被授予见义勇为奖,学生们说他是学校穿风衣最拽的老师...我的中学生小伙子,在20多年后,让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面对的不是我的小伙子,而是曾经的自己,我希望我,作为我的母亲怎么对待这个事情?我说:嗯,有道理,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多元化的,不过这个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最主要的,相信你能把握好。只要没有不良恶习,我并不阻拦他和各种类型同学的交往。还好,不是学霸,但愿意学习,积极上进,书读得比我多,足够好了。

基因的镜像,生命的轮回,母职的旅程不仅是新生命的浇灌,更是一场关于自我重塑的隐秘生长。我的母亲努力不成为她的母亲,创造条件让她的女孩子接受教育平等,离开农村,她时常摸着我的手我的脚,“咂咂”惊叹,都没有茧啊!我理解她成长经历的苦难,对于我她应是欣慰的,只是潜意识中不曾知道,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童年的救赎。

我亦是,谢谢我的小伙子,选择我作为母亲,让我在养育中重塑生命的完整性,实现二次的生长,努力活成自己期待的母亲的样子。

站在母亲的角度审视着我们的孩子,也审视着当初的自己,我们想把我们走过的路,完整的告诉他们,但是现在的他们却是永远听不懂,就如当年的我们一样,我们都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我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常常试图让一个相差二十多岁的孩子,去理解我们用了三四十年才感悟出来的人生道理。

其实不需要理解,他们的生命属于自己,需要自己去探索,永远的独一无二。保持淡定,无论发生了什么在他们身上。这就是孩子长大之后你仍然可以做一个好母亲的秘诀。即使你不能真的淡定,你也要装成那个样子。事实上真的可以淡定,因为只要他们健康活着,别的都不是事。他们长大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