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捕快
他的名字叫吴定缘,是这部历史小说的主角,由于他平时的一些做派,别人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有一个篾蒿子的外号,吃喝嫖赌占了三样唯独不会赌博。开局是在讲南京城的频繁地震,这些个地震,毁掉了不少建筑,也有人因此丧命,人们把这个迹象归于迁都不宜,甚至公开讨论。在一处被地震摧毁的房梁下有一具尸体,经查证为郭闵之郭御史,判为因地震躲避不及或者无意识躲避被梁砸死,篾蒿子吴定缘看过之后,有不同见解,随在父亲吴不平过来时告之,此人是先被杀害后才被梁压着的。而且,说辞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可见吴定缘才是吴不平背后的名侦探。可他如此有见地,为何假装篾蒿子,为人所唾弃和不齿呢?
吴定缘随后又机缘巧合地救了太子朱瞻基一命,这是他命运发生改变的一个导火线,太子到南京城是为了迁都做安抚,没想到被人暗杀多次未果,这几次暗杀差点把太子的气势打得烟消云散,还好在南京城内有吴定缘和几个值得信赖之人,太子才得以幸免于难。只是这期间有一怪事,太子的脸吴定缘看不得,一看便发病,另外一个让他看了会发病的事物是火光。逃出南京城后,吴定缘在一些因素的驱使下看不出有任何动机地跟着太子继续两京十五日的旅途。
在瓜州水牢里,吴定缘与太子被囚禁在一个水牢里,他敞开心扉对太子说了一些心里话,把自己为什么自甘堕落的原因讲了一遍,原来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成了他心里过不去的坎儿,随后在苏荆溪和于谦的帮助下逃离水牢。之后在淮安他们为梁兴浦带领的白莲教一众所困,这时吴定缘与苏荆溪被困在了一起,他们两个把各自中的秘密说了一遍。但这两次吴定缘自己讲的东西总有缺漏的地方,在被带到山东济南才得知他身世的全貌,吴定缘原名铁福缘,是铁弦之子,他之所以会看见火光和朱瞻基的脸发病,是因为其中朱瞻基的祖父朱棣杀了他的父亲铁弦,并放火烧掉了他和母亲所在的牢房。
得知自己的全部身世后,吴定缘似乎变了,他第一次表露自己对苏荆溪的爱慕之情,并且在心中下定决心,要在北京城做一个了解一切的大动作。朱瞻基在两京之途中受吴定缘帮助极大,随在登基之后,想要给吴定缘一个大大的奖赏,但他没想到吴定缘与自己是有血海深仇的,这是小说里一个很强烈的冲突,既是好友,却无法解除因前辈留下的问题而产生的枷锁,吴定缘自然不会真的杀掉朱瞻基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他没有那么杀,毕竟这一路来,他们之间有了很深的情谊,但是却有必须撕破脸来撞个头破血流,因为吴定缘是真的想要了解一切。在这次冲突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自己目标,坚定不移的吴定缘。
实际上,吴定缘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被编入故事作为一个主角,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血有肉,有矛盾有冲突,且有他所能创造的高潮,不禁让人产生敬意,想想他的身世,他的际遇,他的爱恨情仇,他的苦大仇深,一幕幕精彩或壮烈的画面在脑中一一浮现,是那么的可敬可爱。
二、太子
太子初登场,与他的大伴以及赛子龙(一个蛐蛐),正好找到赛子龙。一般眼光,这肯定又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帝位继承人。此次来旧都南京是为了安抚民众铺垫迁都事宜,谁知刚到码头处便发生了爆炸,太子意外的幸免于难,被吴定缘救下,以一个“嫌疑人”的身份,幸好于谦把他认出来,太子朱瞻基才算有了一些地位,然而接下来便是第二次爆炸,太子惊魂未定,被朱卜花带入南京宫城,谁知他只是又进入了一个虎口。幸好一封信让太子意识到朱卜花的危险,仓促逃离,身负箭伤,还好遇到了于谦,用小计暂时逃过追杀。这时一个有趣的局面诞生了,太子被自己国家的兵追杀。这几次打击让太子朱瞻基彻底丧失了目标甚至生存下去的愿望也没有于谦不忍,一顿说教勉强让太子恢复了些许元神,决定先逃出南京城。毕竟是太子,所以难免不食人间烟火,在白龙挂的帮助下刚好要逃离南京城的紧要关头,太子不服输地与白龙挂理论,但他那是涉世极深的老江湖的对手,结果拖拖拉拉等来了病佛敌梁兴浦,为逃离南京城增加了难度。但是有目标的人团结一致,破除了困难,暂时离开了虎狼之地南京城。接着他们一伙四人,到了瓜州,结果太子与吴定缘困于汪极的水牢里,中途吴定缘先把太子救了出来,之后他们几个人合作除掉了罪大恶极的汪极,继续逃亡的旅途。
太子尽管知道到达京城的时间极其紧迫,一刻不得耽误,但还是为了救吴定缘去看一趟济南,不料济南乃是真正的幕后黑手盘踞之地,太子再次面临性命之忧,这次吴定缘机缘巧合或者命中注定与白莲教一起把太子从魔爪中救了出来。他们四人加上后来的张泉,从济南到临清再次通过漕路进京,敌人则是幕后黑手的第五个儿子朱瞻域,若不是张泉用计谋骗过朱瞻域。他们是到不了京城的。
所以当太子朱瞻基出现在汉王朱高勋面前时他们很惊讶,朱瞻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太子朱瞻基能够逃离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既然事已至此,他们知道自己登基无望,便用吴定缘要挟太子放他们一条生路。结果成功了,这是他们想不到的结果,谁知道吴定缘这么一个小捕快在太子朱瞻基心中占有那么重要的位置。只是太子也不知道,帮助他成功破除千难万险,上刀山下火海,保住帝位的小捕快竟然是自己祖父朱棣的仇人。即使如此,太子还是决定放走吴定缘,还意味深远的说到,我们两人总有一个应该逍遥自在吧!其实,仇恨哪有那么容易化解。太子朱瞻基还是太天真了。
回顾整个逃亡的过程,太子朱瞻基与其三人感情逐渐升级,到了无法分离的地步。但是他们的关系又是各方牵扯,错综复杂,甚至包含着杀父深仇,但是放在友情面前,上一辈的恩怨情仇顿时没有了说服力,只道破除危机再说吧!而太子朱瞻基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许多人民疾苦,懂得了许多下层人民的艰难处境,若这是真的发生在历史中的事件,恐怕朱瞻基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了。你想想,哪有九五至尊为了小捕快放走杀父仇人的,这只存在于想象中罢了,只是把这种想象诉诸于文字,真的很畅快淋漓,感人肺腑。
三、行人司
于谦是在南京任职的一个极小极小的官员——行人司。吴定缘戏称他为小杏仁,就是这么一个小官,成了太子唯一的随从。在整个逃亡过程中,数他与太子朱瞻基的目标最为一致,太子的目标是保住皇位顺利登基,于谦的目标是顺利抵达北京保证太子登基得以实现。同时于谦虽然在途中关键时刻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也有崭露头角的时候,还是四个人之间不错的粘结剂。他以声音洪亮著称,喜欢石灰,我记得在上学时学过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显然一个大清官。
虽然纵观全局,于谦更像是一个随从,大场面起不到特别关键的作用,有些不入世的感觉。但是作为一个主要角色,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不能忘记,正是他让太子回心转意重拾信心,正是他认准了吴定缘并一起护送太子回京的。也正是他,称得上是唯一值得太子信赖的人。
四、女医生
苏荆溪是两京十五日这一行程中唯一一个女性角色。她总能在关键时刻道破一些重要的线索,或者说服主角团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同时,她的目的却极为模糊,不禁让机智的吴定缘心生疑窦,总之不止一次提到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她的背后肯定深藏着某些极为难探测到的秘密。但是一路上危机四伏,不给暇余以探个究竟,也就迷惑过去了。虽然在这路途中间,苏荆溪曾经真心透露过自己上京的秘密,但是仍然给人不确定的感觉,不明白她的真实意图。所以在她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前,他作为太子朱瞻基不可缺少的医生,一直随侍左右,显得极为可靠,事实上也就是如此,如果这一路上少了这么一个关键人物,恐怕难以为继。
窗户纸终究有捅破的一天,原来苏荆溪的一位闺蜜被皇帝招入宫中,没过二十便随葬了,苏荆溪是为了报仇来到京城的,她的布局极大,杀的人也都是权贵,这里面包括在南京城围捕太子的朱卜花,帮助太子顺利抵达京城的太子的亲舅舅张泉,张皇后……全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去杀的人,但苏荆溪差一点就做到了,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作为皇帝的朱瞻基感到了随葬制服的百害而无一利,但她要杀的人几乎全都是太子不想失去的亲朋好友,所以太子和他的关系最后也闹得极为僵硬。
苏荆溪是作者马伯庸对随葬制度不满的发声,她也是一位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她的身上体现了许多人的影子。在封建社会很少有她这样值得敬佩,敢于和整个社会主力对抗的人物。只有能够发现社会弊端并敢于发声的人存在,社会才能长远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