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顺,朋友食言,夫妻失和,孩子不乖,连宠物猫和狗也给你脸色看,生活中怎么能有这么多不开心的理由。
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能事儿太多,来不及跟人置气;可能咽下这口气,忍忍就过去了;也可能完全忍不住,原地爆炸再说;还有人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然后......唉?刚刚为什么生气来着?
方法多种多样,但这次平复了,难保下一次可以理性面对,想要缓解愤怒,先要明白是什么让我们愤怒。
两大误区
在了解如何处理愤怒之前,先来理一理为什么会生气。一般我们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生气,很不幸,这样我们就掉入了两大认知误区。
第一大误区:生气是因为“某件事”
我们对别人不当行为的不满,表面看是因为某件事,深层来看却另有原因。
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分析两性关系时说,
“她挑剔男友不完美,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完美’的,自我价值感膨胀,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同理,我们经常会对不符合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行为嗤之以鼻,简单来说,是因为我们有公德心。然而看到别人不完美的举止而对此心生不满,是因为人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并且认为别人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一旦做出低于标准的行为,就会被看轻,严重一些,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动不动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摘他人,处理得不好,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生出了新的问题--引起争端、殃及他人。这样的人,活得很累。《非暴力沟通》指出,
“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因此,生气的真正理由,并不是外在的某一件事。外在刺激和内在原因是两码事。
第二大坑:生气是因为“某个人”
我们不喜欢的人做了一件我们不喜欢的事,引起愤怒的概率肯定高于我们喜欢的人做了同样一件我们不喜欢的事。看上去好像可以总结为,生气是因为某个特定对象。
先来看一个例子。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描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去一个学校调解学生暴力的时候,第一天不幸被误伤,因为那个孩子仗势欺人,所以卢森堡博士很生气,差点以牙还牙。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不过这次是一个“弱者”形象的学生误伤了他,虽然伤势比第一天严重,但是他完全没有生气,反而还在担心那个孩子的状况。
他觉得这两件事很有意思,对比来看,他发现,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即使是相同事件,不同的人做,我们的情绪就会不同。就像你喜欢的人给你送花,自然是甜蜜,而不喜欢的人送花,就连无辜的花也会被嫌弃。时间长了,就会理所应当地认为:生气是因为“那个人”。
错误人的做了正确的事,我们会生气;正确的人做了错误的事,我也会生气;错误的人做了错误的事,我们更会生气。
然而,这样就能说明是“别人”惹我们不高兴了吗?
并不是。我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影响了自己心情的好坏。
再次划重点,外在刺激和内在原因是两码事。由于没有察觉到未被满足的需要,我们误以为“别人”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愤怒的根源
我们已经知道外在原因是某些人、某些事,内在需求是什么呢?
如果朋友约会迟到而生气,或许是因为我们需要被在意。如果工作上被同事误解而生气,或许是因为我们需要被信任。如果听到自己不认同的言论而生气,或许是因为我们需要被认同。一旦内心的渴望没有被满足,也就是我们原本期待的结果没有发生,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不适。
这就是内在原因和两大误解的根本区别,外在刺激只是表象,内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引起强烈负面情绪的原因。
这么看来,与其问“是什么让我生气”(着眼于外因),不如自问“我有什么样的期待没有实现”(着眼于内因)。
转换了思考问题的方向,更有可能进一步解决问题。情商是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偏差不断提高的。
在下一篇推送中,我们来聊聊如何处理愤怒。期待一下~
* 深入了解认知局限,请戳:
微信公众号: Helen小姐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