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原谅别人呢?
原谅,是对做错事或对人造成伤害的人给予谅解、宽恕。但要做到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原谅的动机,还要有宽容的能力。如果我们曾被人伤害过,对于是否原谅他人,我认为,受伤者有自主的权力。
下面这一例子,是对原谅怀揣矛盾的情形。
例,A先生结婚6年,因情伤(妻子外遇)之后,深陷是否原谅她的纠结:很想原谅也有可原谅的充分理由,但又怀疑原谅她能否值得,担心她会再犯。甚至让妻子写下保证书。
他十分矛盾,他所顾虑的两点,看起来很现实,但却是不可捉摸的幻想性顾虑。这种顾虑本身,反映的是人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焦虑性格,以及他内心深层的不安感。那么,解除幻想性顾虑,是取决于他个人的个性心理的成长,而非妻子给什么保证。
若走出纠结,首先他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不想原谅,那么需要时间允许恨意释放,并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卸下受伤的恨;如果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担忧,那也仍然需要时间,等待伤口愈合的同时,应修复自我内部脆弱的心理感知。
解决“她是否值得原谅”的顾虑,他需要明晰原谅的理由。虽然他也是清楚的,但他顾虑背后的敏感多疑,会模糊甚至诋毁可原谅的理由。对A先生,我请他考虑:把时间花在是否原谅她的研究,不如花在经营你们情感关系的努力中。往往,已达6年以上的婚姻出现裂变,包括外遇,一定是双方的问题(缺陷)配合出的结果。只是,制造裂变的缺陷,通常是双方尤其是“受伤”方没看到也不愿承认罢了。
他们的关系能否回到从前,在于A先生能否慢慢松开怀抱的恨意。当他能够放弃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后,才可能感觉他和她还是原来的自己。甚至可能会发现,他们是有了改变之后更爱对方的自己。A先生最终还是做到了原谅。他说过:与其要她“不出问题”的保证,不如我自己成长出对“问题”的承受力和解决能力。
原谅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一种境界,需要足够的勇气。能原谅他人的过错也等于原谅了自己的局限。对于跟A先生一样处境的人,若能走出原谅的纠结,是必须要坚守原谅的价值,和原谅的理由。
人类生活中的伤害种类繁多,小到吵架斗殴,大到羞辱、背叛、栽赃陷害、各种犯罪等。有些伤害很深很大,不可饶恕,无法做到原谅。但事实上,能否做到原谅或饶恕不可饶恕之人,并不取决罪孽(或伤害)的大小,而主要取决于受伤者的心态和能力。
提问者的——为什么我要原谅别人呢?我可以视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我不愿原谅别人,因没有必要原谅别人;二是愿意原谅别人,可还没找到原谅之理由。但给我的感觉,提问者更多指的第一个。
人活于世,伤害在所难免,但能否原谅别人,是可控的。对于我们曾经的被伤害,不管是那种伤害,不管伤情有多重,我们是否选择原谅伤害者,我个人认为,完全取决自己的意愿,没有法律或道理说,应该或必须要原谅谁。自然,我们若选择原谅别人,一定有原谅的意愿,同时也一定有支持自己原谅的理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