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投身新闻事业的30年中,持续追踪报道了脑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研究前沿,曾采访过许多著名专家学者。
1、遗忘,是为了更好的记住;
1)记忆的两个能力:存储和提取
2)存储能力,指你学到的东西在大脑里存储的有多坚实。存储能力越来越强,永不减弱。从生物学的角度,大脑能存储的东西可供300万套电视节目同时播放,终身够用。
3)提取能力,指的是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能提取的记忆容量很小。越用记得越牢。总是用不到的,越难提取,被认为是遗忘的记忆。记忆提取能力很不靠谱,受到当下的环境和心境的影响。
4)遗忘是记忆的朋友。遗忘是“垃圾信息过滤器”,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遗忘帮助大脑发挥类似肌肉锻炼的功能,先遗忘,后通过回忆记起遗忘的信息,可以建立很强的记忆回路。
2、想要学的好,先来考一考;
1)考试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被心理学家称为“记忆提取练习”。
2)背诵、作测试题、写作、演讲都是“记忆提取练习”。
3)先考试,后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4)考试提升能力的奥秘:考试可以强迫大脑费力地提取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加强记忆的存储和提取能力。
3、被打断,反而更高效;
1)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暂时手上的工作。这时大脑会积极调动各种感知力,搜集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就能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
2)刘慈欣说,有时创意或思想会像植物一样生长。他说:“很多主意不是一瞬间灵光闪现就有了,而是像一棵植物那样,在那里满满生长,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看到它了。”
4、忘掉刻意练习,你需要的是交替练习。
1)刻意练习提倡更直接、更精专、更频繁的训练,更有助于人们掌握一项技能。
2)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交替随机练习,更有助于掌握一项技能或认知练习。可以提高大脑应对意外挑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