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我是从"得到"进驻我的手机开始,才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开拓认知边界的,然而"得到"诞生也不过1年,而我已经快32岁了。外国有句谚语:"种树最佳的时间是25年前,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很幸运我认识到这一点,从现在开始,为时未晚。
现在我是"得到"的一个深度用户,每天使用时间最低1个小时,我很享受在这里的学习。然而最开始的时候,在"得到"的学习小组里,有人冒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你懂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当时没人回复这位主,我也有点懵:"是啊,懂了那么多,口袋里工资一分没有增加,我还是我,上班下班。"讲真,很失落。还好,我并没有因此决定不再去"懂"更多的东西,你知道的,当一个小伙刚开始迷恋上一位姑娘,九头牛都拉不回头。
随着学习深入,认知不断升级,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什么才算过的好?
有很多金钱,住着大房子,算吗?当然算,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是最真实的人性,通过合法的手段挣钱是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但如果你对金钱如数字般追求,住的大房子里面脏乱差,还算过的好吗?反过来,虽是一件陋室,但被主人收拾的干净整洁有品位,同样主人办事说话有涵养,接人待物有见识,这算过的好吗?当然,必须算。
过的好不仅是对口袋里金钱财富的追求,更是对脑袋里认知财富的追求。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罗胖一直都在鼓励大家去创业,去挣钱。一般我们理解,创业嘛,就是开公司做生意挣钱,但哪有那么多人有资本有能力有胆识都去投入很多钱做传统意义上的创业。罗胖对创业者的定义显然要比我们理解的高级很多。
* 创业者,只要他试图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达成更新式的协作,开拓人类文明的新边疆,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所有这样的人,不管他是一个打工者,还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无论为公司业绩奋斗,还是为个人前途打拼,只要符合以上所说,都可以称为创业者。
发展一个系统
我们再想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某个知识或者技能有没有用?
* 一种人认为以我现在的工作需求,学了也没用,那就不用学了。(意思是学好了工资也不会多一分)
* 另外一种人的做法事是,管他有用没用,先学了再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往往是第一种人无尽的痛。"得到"的李笑来老师讲他在初二的暑假,花10块钱在少年宫学习计算机,多年后在编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的过程中,他凭借稍多于常人的计算机知识,编写一些批处理脚本,这让他在短时间内处理了海量的工作,最终这本书为他带来的财富是当初10元钱的10万倍不止。李笑来老师就是第二种人,当初在少年宫学习的时候,他不可能料想到20年后的某一天会用到这些计算机知识。
2016年被称为是互联网内容付费的元年,许多“懂了那么多”的人通过写作获得了真金白银的财富,但这只是从2016年开始收益的,而之前的很多年,除了出书或者在博客中拉点广告之外,他们多么希望有人纯粹的为他们的见识和文字买单。和菜头就抱怨过,在网上写了很多文章,却收不到什么钱,而且还会被指手画脚。但他一直坚持写,“新媳妇熬成婆”,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向读者要钱了。
牛人的成长轨迹总是那么的相似。“得到”里的万维钢,曾经在很多年里,在写作不能带来什么收入的情况下,他用自诩的专业作家的精神写博客 ,如今他在“得到”里的专栏《精英日课》的订阅量近9万人。美国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也干过这样的事,现在他总结到:
* 不是为了完成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
“目标”就是你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成功了就有回报,失败了就算白干。
“系统”就是一个连续连续变化的东西——或者是一项技能,或者是一种关系,为了这个系统,你可以做各种项目,要求自己养成什么习惯,要的不是某件具体的事的成败,而是发展这个系统。
“系统”有了,一切就自然发生。
理性和悦纳
懂了那么多,获得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当然是个非常棒的正反馈,但像我这样,懂得还不是那么多,处在提升自己的阶段,根本不可能得到金钱方面的打赏,那是不是就没有反馈了呢?答案当然是,NO!
我很喜欢我的微信图像,照片中两个人面对面,一个人的脑袋满满一架子书,表情冷静镇定,另外一个人脑袋空空如也,面露狂躁抱怨。所谓过得不好,是不是就是你经常抱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满,抱怨房价的高,物价的涨,贫富差距拉大,从而产生种种“悲哀”。
其实,读书多了自然就懂得多,就能运用更多更高级的逻辑思维待人接物,从而更加理性和悦纳。"悦纳"这个词是薛兆丰老师提出来的,意思是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动不动就抱怨和指责。房价高并不是房地产商黑心抬高房价,而是大家都需要买房。我们看到富人过的越来越好了,也要看到穷人的生活同样在不断改善,更要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富人提供了穷人改善生活的机会和基础。
懂得多了,你就会更加理性喜悦的接纳这一切,会过的好起来。
这个世界不会理会你的抱怨与不满,你应该用你的智识理性洞察这个世界,通过时间的积累不断认知升级,强化对世界的感知,提升内在的能力,和世界的大趋势相互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