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 Ariely
传统的经济学的研究都基于人都是理性的前提来提出各种假设的。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存在一个绝对理性的人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甚至,从作者做的各种实验当中,更能看出有些时候,人类所作出的决定是有悖于常理的,即是说,我们是非理性的。但先别沮丧,在实验当中还发现,这种非理性是可预测的——每次我们的非理性都以相同的方式发生。
于是,这样的非理性规律便能让我们更好地管理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为改善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改进依据。
在生活中,我们时不时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知道贪小便宜是错的,为什么你还会做?知道自己患上拖延症,为何还是对它无计可施?为什么工资涨了,却没有让我的员工更好地为我工作?此书大概列举了十二个人类的非理性行为,但是例子如果一一列举再引申可能需要写出个几万字出来,所以以下为个人觉得在生活中大有卑益的两点。
“相对论的圈套”
本书一开始便以一个简单的生活中价格诱饵引入,杂志的2种订阅方式如下:
电子版 59美元
印刷版 125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得出的结果是:68人选择电子版,32人选择印刷版
接下来的实验引入了“诱饵”,3种订阅方式如下:
电子版59美元
印刷版 125美元
电子版+印刷版 125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选择无疑是第三种,因为印刷版就已经要125美元了,何不选择同样价格又包含电子版和印刷版的呢?实验情况也确实如此,电子版:16人,印刷版:0人,印刷版加电子版:84人。
我们可以看到,单单是引入了第三种选择便让这群斯隆商学院的MBA们有了如此大的改变,显而易见,我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在这三个选择当中做了比较。
这就是相对论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习惯于用相对的方法来决定我们的选择,特别是与相似的,现成的情况做比较。这也解释了,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省下几块钱,用麦当劳的优惠券免去一杯可乐的价钱,而我们不太可能会在意在高级餐厅花多50块点一杯饮品。
“免费的陷阱”
还记得《影响力》中提到免费对我们的影响吗?本书实验如下:
在大学里面提供两种巧克力,好时之吻和瑞士莲。
好时之吻1美分
瑞士莲15美分
学生们会预计从中能获得的快感单位以及付款的不快感之间的差值来做出决定。
假设好时之吻的快感单位为5,瑞士莲为50(瑞士莲相对来说好吃很多),付出的钱假定为好时之吻不快感为1个单位,瑞士莲为15个单位,经过计算,瑞士莲获得的预期快感为35个快感单位,好时之吻为4个快感单位,相差有31个快感单位,显而易见当然选择的是瑞士莲。
在两种都降低一美分的时候,好时之吻变成了免费,瑞士莲为14美分,同样逻辑计算出来的瑞士莲还是领先31个快感单位,那么我们利索当然认为这样理性的选择应该还是瑞士莲。可是实验结果大相径庭,选择好时之吻的大大领先!
免费对消费者来说,没有负面影响,只会带来正面效益,深深刺激到消费者心理,不管此物品消费者是否真的有用。免费的魅力在于,它比折扣更能刺激消费。0这个数字是很有魔力的,对一件免费的东西消费者不会有很大的期待,更不会认为是有害的,所以免费的东西一直都是这样的吸引人。
--------------------------------------------------------------------------
当然,本书最有趣的实验也并非只是这两个,这两个只是对我印象比较深刻。正如作者所说,人类并非完全理性,也非完全不理性,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多的发现在人类的行为当中发现不理性的种种规律,并充分利用。
获得有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些有趣的因素,从而驱使我们对生活各种细节的观察,发现并且关注,改善某些决策的方法,我想,这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吧。
handsome
20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