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同行的外地朋友,给我发来微信,问我:这篇《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你的原创吗?我回答:是。他很高兴,因为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不知道我工作之余学习心理学的情况。简短了解了我最近几年的情况之后,他问我能不能帮他一个朋友,他的朋友可能以前发生的什么事情对她有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情绪有波动。但她又不愿意去找心理咨询师,她希望我能给他朋友交流一下。
这样的情境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只是我们可能想到的或许不是去找心理咨询师。比如很多家长听一节专家讲座等之后,如果有机会和老师交流,就赶紧把孩子的问题拿出来请教老师,让老师为自己指明道路,帮自己解决孩子的问题。又比如有多少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想着赶紧得给孩子报个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个报辅导班的愿望是你的愿望还是孩子的愿望,当这个愿望不是孩子的愿望,他为了实现你的愿望而去学习,他有动力吗?他愿意好好学吗?在这个上面我是深有体会,儿子上初中的时候,看到孩子成绩下滑我就着急,赶紧给孩子找老师补习。但这是我一厢情愿的事,并不是他愿意去做的事情,所以一次次补下来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是白扔钱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自己没有动力,孩子没有动力去改变他的现状,他对未来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和认识,不知将来自己要干什么。当一个人自己没有动力去改变的时候,外力是起不到作用的,外力只能是做了一些形式的东西,暂时满足了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其实对方的内在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就像我这位朋友对他朋友的担心,他觉得朋友在受苦,想帮她走出来情绪困境,但是如果他朋友自己没有走出痛苦的愿望,改变是不会发生的。一个人叫不醒一个自己不愿意醒来的人,当对方沉溺其中不愿意走出来的时候,外力再大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只有内在有想改变现状的动力,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我们太多的人看不得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受苦,其实深陷情绪困扰不可自拔的人,有些人可能会有想走出来的愿望,但自己或许不知道怎么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她也不愿意呆在那些情境困境中,这些人当遇到外界有人援助的时候,就给了TA希望,TA可能就愿意去尝试、去改变;但是,有些人在情绪困境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弱小的受害者,TA不愿意被打扰,TA更想自己一个人呆在那里,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TA不够痛,痛则思变,痛到一定程度TA不愿呆在那样的情境中,TA就有可能会为自己寻找出路,这时候接受外力支持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别急于去干扰TA受苦,别急于去做一个拯救者。我们把建议给到对方,让TA知道如果靠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还有外界的更专业的援助能够帮助TA就好。
生活中有很多人,看到自己的亲人受到比较重大的打击、挫折、或者面临重大抉择而痛苦纠结,这时候他们往往看不得自己的亲人深陷其中遭受痛苦,自己惊慌担忧,手足无措,使劲浑身解术来帮对方,自己的能耐用尽了,就找亲人的好朋友来帮助TA,这样的帮助是你的需要还是家人的需要?很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是让自己沉静一段时间,TA需要好好来消化这件事,静则生慧,当一个人安静下来,TA才能把自己面临的问题想明白,解铃还是系铃人,TA是TA问题的主人。但你的好心,你的想拯救TA、帮助TA的行为会破坏TA的安静,扰乱TA的心情,其实你是在给TA添乱,徒增TA的烦恼。此时,你只需要耐心陪伴,TA需要什么你给出什么就行,所有的事情必须有个过程,情绪的回落更需要一个过程,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人就好,不做一个没事儿添乱的人就好。
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不去为别人的痛苦担忧,不打扰别人的痛苦,允许TA自我调整,允许TA与自己的情绪共舞,当TA自己愿意去救助、去改变的时候,改变的时机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