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
蓝玉,听起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不是谋士也该是个狗头军师吧,可事实上蓝玉不仅是个武将,也是一个粗人。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性格决定命运”。
——题记
蓝玉(?-1393年),安徽定远人(生辰不祥,死期倒是清楚)。1372年随徐达远征沙漠,1387年,随冯唐北征,纳哈出投降,仿佛一直在给前辈打下手,“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玉跟着常遇春干,笼罩在常遇春,冯(国)胜徐达等军事大将的阴影下,直到捕鱼儿海之战,大败脱古思帖木儿,一战成名,扬眉吐气,开启“蓝玉”时代,可惜好景不长。
宴请纳哈出傲慢无礼,差点酿成大错,私(猥亵)元主妃,喜峰关娇狂精神失常,与朱标多嘴,朝堂布置势力,居功自傲,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个谋反,牵连无数人头。
人,还是先长脑子的好。
朱元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玉不琢,不成器。古之成大事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如朱重八。人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古时人生四大悲:幼年失母,少年丧父,中年失妻,老年丧子。扒一扒,重八同志占了有一半。努力的活着,讨饭,寄人篱下骂或辱忍着;亲人没了,自谋生路为了活着;即使被踩到泥土里吃S也要拼命活着,无数次祈求神明无果;加入明教吧,生的机会都不给,为何不反。
长期的困难生活,使重八同志由内而外的变得强大,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后人称“鞋拔子脸”,依然很有震慑力,不是因为他一歪头能拍死一个人。
人家是“成名后,五湖寻钓舟”,朱重八是,立起屠刀,面不改色斩亲友,动不动就诛九族,赐死,伴君如伴虎,活下来真不容易,在位期间,多发命案,动则株连,洪武年间幸存的官员,上辈子一定好事做尽吧。
我原以为明朝很动荡,1.胡惟庸案2.空印案3.郭恒案4.蓝玉案…名如草芥,布衣百姓,不敢登堂,“草民有罪”…
百度一下,原来相对竟有些太平,古代的人民,实为不易,电视剧,多欺人而已。
陈友谅:狠到极致的人
狠到极致的人,有什么好下场,除非你是九五之尊,又有死侍护身。
枭首恩师倪文俊,锤好人交权主公徐寿辉,
鄱阳湖与朱重八对决,应天龙湾一战,志骄大意败,弃十万大军,不懂经营人心,杀军队好精神领袖(对自己也好的兄弟)赵普胜,后退不服杀,暴力统治军队,星宿派的映射。座右铭大概是“无毒不丈夫”吧。
所以60万陈方大军VS 20万朱方大军,一个以为必胜,一个在豪du,陈友谅你输的可明白…
兵家大事吾不语,仅鉴人品行学礼。
成为身先士卒战士沙场的将领感到悲哀,也曾为开国功臣,这种人虽然得逞了,看着十分强大,不知会不会害怕,《大明风华》,朱棣的内心不塌,会做噩梦,所以郑和下了西洋。
万古长河,哭声恫恫,杳杳飞花,让那些烈骨,别忘了回家。
文章皆原创,职业学生,伪文艺青年,爱好诗词文化,才疏学浅,仅读零星书,尚缺乏深度,如有建议,还请不吝赐教。(拜托了,先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