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华与华正道》经营之道,读到其中一句,让我重新认识了怎么正确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华杉老师说:“耕耘归耕耘,收获归收获,不要太过注重眼前的利益。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埋下伏笔,我们往往会重视眼前的利益,比如洽谈中的客户,不停地跟进跟催。华与华不许跟催客户,因为你越跟催,你的成本越高。象征性问一下也是为了照顾对方面子。事业在于不停地到处埋伏笔,埋下就走。耕耘的归耕耘,收获的归收获。懂得把耕耘和收获分开,你就进步了。”
理解了这句话,我意识到了,我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错误的,以前认为,成功需要付出,不付出肯定没有机会,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而且付出了一定能成功,但是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遭受的失败也越来越多,好像慢慢觉得,这句话不一定是对的,有的人说了,付出努力不一定能成功,真的是这样,一分耕耘不一定能有一分收获,跟成功就更没有关系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虽说是因果关系,但是不成正比例
就比如写作日更,写作中的耕耘就是每天辛苦的日更和码字,天天阅读思考和输出;收获是什么呢?是写出的东西有人看,有人点赞,有人找你学习写作,有人愿意付费给你,这个就是收获
为什么华杉老师要说耕耘归耕耘,收获归收获,懂得把两者分开,就是进步呢?
因为如果不分开的话,就容易放弃,容易收到打击。比如还是写作,我天天阅读思考,天天日更,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一年以后,我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状态,这跟个人的悟性,学习能力都有关系,反正是没有达到我想象的目标,写的文章几万的阅读量,很多人点赞,有人找我买课,这些都没有实现,这就跟我的目标收获有了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即是
差距=期望-现实
付出的努力越大,期望就越大,距离现实的差距也就越大,那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没有想清楚耕耘和收获的比例问题,那就非常容易受挫,我是不是不适合写作,我是不是不如别人,谁谁都已经点赞过万了,那大概率就会放弃写作
那就只关注耕耘,不关注收获吗?
当然也不是,只不过我们要自己心理有数,耕耘不是为了眼前的马上收获,这样即使短期内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目标,也不会气馁,我们是为了长期的复利收益,相信只要坚持耕耘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有收获,而且收获甚至会超出自己的想象,平时的收获即使很小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要不断的积累,小的收获对自己也是一个正向的反馈,而且能激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所以理清楚这个逻辑关系非常重要,一分耕耘可能只有一厘收获,甚至没有收获,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只不过这个收获的时间可能会短,也有可能会长,写作这个东西,肯定时间期限会很长,但是一旦有收获的时候,就是复利的增长
那理清楚了这个关系,我们就知道了,耕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只是要一分耕耘,要多分耕耘,并且要有长期的价值,眼前的利益可以暂时忽略,把时间拉长,只要有价值,就坚持耕耘下去
耕耘就会有收获,是长期的有复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