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落下帷幕,距离自己参考一晃十年已过。那时觉得十年好长,现在回望弹指一挥间。
如果问我是否还会参加那场考试?那时的我觉得华山就此一条路肯定考,现在的我或许会有些纠结。请原谅,那时的我确实就这么想的,作为从小学就一路重点读上来的“乖娃娃”,我的思维&周围同学的集体行动就是这么趋同;现今的我,回望这十年中各色同学的经历,才发觉世界因为多元性而不同,人生因为选择而各放异彩。
往事不可追,还好自己生的比大家早所以赶上学历红利的尾巴有幸成为大家的老师,谋得一份传统价值观里还算可以的工作。现今才在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娃儿,请细思量这份学历红利是否尚存。
其实,读不读研2-3年后都将面临择业、择偶的压力。趁着年轻进入职场早点适应社会积累知识,成了败了不喜欢了年轻好转型,挺不错。或者工作期间、工作几年后再来读研学校的大门依然欢迎你。但一路读上来仅仅是推迟就业的娃儿(确实有学术天赋,科研牛人除外),毕业时:青春不再+机会成本=自由度大大下降。当然一些“好单位”以研究生为起点的人才高消费也让人挺无奈的。不过感觉在研究生都快成普及教育的当下,专为好单位而读研是否有点画地为牢?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接收芸芸凡人的大多数普通公司---它的喜好是什么?
十年前没有人跟我这么透彻的分析过,所以我从未这么想过;现今冒着自曝年龄+内心沧桑的风险,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你们,希望对你们有所裨益。无论考不考读不读都愿你们发展的比我好。最后祝大家:2018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