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何以为人?人是群体性动物,总是想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私是天性。自私是人性,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自己而产生的。
想要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
一种行为是不断的贬低他人,不断的告诉别人,我比你行。在他的逻辑里面,如果你不行,就证明我行。可是哪怕别人真的不行,和他行,这真的有关系吗?和这样的人相处也非常地困难。他要不断的批评和打击别人,把别人踩到泥地里,沼泽地里。这就是网络上种种键盘侠的由来。这样的策略有用吗?
一种行为是不断的提升自己。首先是承认自己不行,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自己从不行变得有一点点行,然后越来越行。可是你行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当你的行能够惠及别人的时候,让别人感觉很好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他才会愿意承认你行。有一个人去参加宴会,在宴会上他和一个专业人士聊天。他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他积极的回应和热烈的眼神和恰到好处的赞叹,让那个专业人士侃侃而谈。其实整个宴会期间他说的话加起来不超过10句。当最后他和这个人告别的时候,这个人热烈的赞美他“你是在我们这个专业领域里我见过的少有的专家”。这是他跟这个专业人士聊天,让这个专业人士感觉到的东西,专业人士也毫不吝啬的把这份感觉回馈给了他。他有很好的聆听的能力,是一个谈话很好的引导者。
这个世界是遵循公平交换原则。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付出。要从一个人身上得到一件东西,我就必须要揣摩这个人他想要什么,然后他想要的东西我有没有,或者说我能不能想办法找到来跟他做交换。我想请教老师给我讲一道题,那么我首先要恭恭敬敬的态度,有好学的姿态,对老师有一份感恩之心。老师给我讲解的知识,我送给他一份很好的情绪价值。
人自私并非是坏的事情。了解到自己的自私,反而是对自己的助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路边的乞丐10块钱。我这个是单方面的施舍吗?这个行为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好的人,是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我送出去10块钱,并且被乞丐所接受。我的收获就已经达成。而且我要感谢乞丐对我的成全。乞丐为了这10块钱,付出了他的尊严。这个世界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有些是我们付得出的代价,有些是我们付不出的代价。
有的人,不想付出就想有所得到,或者说小小的付出就想多多得到。与其说是自私,不如说是贪婪。
朋友聚会,有人每次都想蹭吃蹭喝。他确实能够蹭到一次两次。慢慢地他就会受到别人的厌弃,再有聚会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叫他了。有的人,通过去找老师套到考试题,找到考卷,或者说考试作弊成功,他也许会成功一次两次。可是这样的成功反而会助长了他走捷径的心态,放弃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最终迎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有的人,只想从父母身上不停的盘剥,获得物质支持,或者情绪支持,认为父母对他好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人就失去了体察和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俗话说的没有眼力劲儿。他的行为看起来是特别的自私,可是我更愿意称其为贪婪。可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他的父母吗?都愿意甘心接受他的盘剥吗?他的父母老了死了,他又去何处盘剥呢?他终将承受他行为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