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旅 行
“妈妈,我上幼儿园,你在家做什么呢?”
“做家务啊,买菜做饭啊,弹琴啊,还有旅行。”
“什么旅行?你去哪儿了?”
“我在书籍里旅行,和许多不同的心灵相遇。”
“看书很好玩吗?”
“当然。看书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变成万事通。”
“我也想长大了变成万事通。”
“很好,等你识字了就迈出第一步了。”
(二十七)启程
2014年9月28日 星期天
前天忙活一天整理书籍,发现买了很多书却没有看完,真是惭愧。
不看书不学习的母亲能给宝贝留下什么?还给宝贝说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从自我做起吧。
前段时间看了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棒,简洁而贴切,故事情节又出人意料。
看到后面有点难以继续,感觉很难过,主人公孤独敏感的心让我忍不住自怨自艾。反思自己,能像他们那样自强不息吗?
今天开始看白先勇的小说。确实有高度,于我而言。
没有见过那样的贵族,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乱世,感觉他描述的生活那么遥远,不可思议。不过,白先勇的写作风格一点不累赘,简洁的风格果然更吸引人,文学和服装搭配均如此。
我看书喜欢幻想,容易把自己带入进去,宝贝似乎也是这样。
他喜欢看绘本,喜欢听我讲故事,一边听一边提问。每次听完《我的爸爸叫焦尼》后总是问:“那个小朋友的爸爸为什么不能和他住在一起啊?他该多难过啊。”他怎么能这么共情呢?
宝贝还不知道父母有离婚这一说。该怎么和他解释呢?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最近看的几本书,差不多都有点小资情调。
陶立夏的《练习一个人》、陶杰的《洗手间里的主权》、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有其他几本也翻了一下。
我看书杂乱,没有明确的脉络,想看啥就看啥。喜欢深刻而有感情的书。
史铁生写他母亲默默去地坛公园找他,却从不打扰他,哪怕她的内心忧虑不已。泪流满面。感动于这么善解人意的母亲,也感动于这么了解母亲的儿子。
问自己能做到吗?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最近在看木心先生的作品集,非常钦佩他的洞察力和一些富有哲思的短语。
他说:母爱是一种忘我的自私。
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拿自己来说,我非常爱宝贝,做菜考虑他不能吃辣,出去玩考虑给他找个小伙伴,家具布置考虑他的玩耍空间,看书也多看育儿方面的。
现在几乎做什么事情都以宝贝为先,终于造就了他对我的依赖,而我的私心很享受这种依赖。宝贝的依赖不仅体现了妈咪的价值,还让我尝到了亲密关系的浓稠蜜汁。所以,这种母爱其实是忘我的自私。过分了就会扭曲。
警醒自己。
2015年9月22日
在家看书效果不佳,环境太过舒适,一会又睡着了,一会又上网了,不如来高新区图书馆吧。
三楼有几个年轻人在自习,很安静,仿佛重新回到大学时代。四楼外借馆,书不是很多,但也够我看几辈子了。
那么,就每天送儿子上幼儿园之后来这里读书吧。记下笔记,增长知识,修养身心。
在一楼期刊室看完赵剑云的《花都开好了》与朱鸿的《不能想的父亲》。两篇文章都写到父母过世带给自己的伤痛,言语平凡,感情真挚。又不禁流泪了。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在那样的贫穷的环境,白手起家,勤俭节约,供我们姐妹读书,着实不易。他们是优秀的父母。而这些,我以前不懂,对他们还有诸多埋怨,真傻。
母亲说父亲看电视爱流泪,以前不相信,现在动不动就感伤的我相信了。在如今这样轻松的环境,父亲的泪腺也该松弛了。
朱文颖的《哈瓦那》,上海姑娘写的大上海的白领故事,读来有趣。猜来猜去,细细算计的上海式精明,我永远做不到,甚至难以想象,但是很欣赏这样的纠结与纠缠。
我个性憨直,天真,容易犯傻。常常听人说我像个孩子一样。这样哪里不好?我要的就是孩子世界的纯净与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