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数字阅读WAP网站出现以来,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经历了近二十年从萌芽、探索到高速发展阶段,在全民阅读、打击盗版等产业政策扶持及技术推动下,数字阅读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日常阅读中重要的形式。目前来看,在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还尚未完全成熟,行业呈现出更多元的变化而迈向了转型发展的阶段。
对于内容创作而言,数字阅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方式更便捷,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传播与用户的付费转化,同时借助平台将地域分散的读者聚集起来达成粉丝的规模效应,因而有更多的作者进入到数字阅读内容的创作领域,到2019年规模达到929万人,同比增长7.77%;其中以90后作者数量的占比最多为58.8%。
对于用户而言,数字阅读方式相较传统的纸质图书更便捷,利用碎片化时间内获得多元化的内容,能够满足大众阅读的需求。2019年我国居民数字阅读接触率为79.3%,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4.7亿人,同比增长9.30%,数字阅读用户更偏向重度,人均纸质图书与电子书的接触量分别为8.8本和14.6本,高于成年国民人均水平。尤其是在2020年春节叠加疫情影响,用户粘性明显提升,日均活跃规模增长6.67%、阅读时长增加用户占比超70%。
在用户结构方面,数字阅读用户的扩圈化加剧。用户年龄分布方面,数字阅读的渗透率已逐渐走向全民化,虽然50%以上的成年数字阅读用户集中于40岁以下,但近三年来50岁以上的数字阅读用户的占比在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15.10%提升至2019年的20.40%,银发群体对数字化内容及阅读方式的认可为数字阅读赛道带来了结构性的增量。用户地域分布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整体向下沉市场的迁移,数字阅读在一二线及新一线城市已具有较高的渗透率,2019年的用户占比达55.6%,低线城市的数字阅读用户占比逐步提升,到2019年三线和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占比分别为16.4%和28.0%,未来数字阅读对低线城市的渗透仍具有一定潜力。
不同于其他线上内容的商业模式,用户付费一直以来都是数字阅读基础性的商业模式。2011年网文市场的付费模式就已基本成熟,又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培育,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至较高水平,其中以一线城市的付费意愿最高,达88.7%,平均月花费43.3元;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电子书的付费意愿为87.9%,平均月花费40.9元;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低,但也有84.8%的水平,月均花费为35.8元。付费用户奠定的商业化基础使得数字阅读收入结构中订阅收入占绝对比重,保持在60%以上。
另一方面,付费方式的多元化还体现通过构建内容产品矩阵、打通会员体系,将单一会员权益升级至联合会员付费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其他内容产品上,例如视频、游戏等也已验证。跨平台联合会员的模式通常是以互联网巨头内容生态权益联结为主要模式,例如腾讯的VIP+模式是以腾讯视频+视听/生活/购物等不同移动应用,为会员提供双重VIP福利吸引用户购买会员;同时通过打通生态内不同应用的移动资费的方式同样形成多元化的会员权益,例如腾讯推出的“腾讯大王卡”,以腾讯体系内超100款app专属免流量的模式吸引用户订阅,进行资源和用户流量的整合。除互联网平台生态外,数字阅读平台也会与站外其他平台进行打通推出联合会员的模式,如咪咕阅读与喜马拉雅、芒果TV以及掌阅与优酷视频等,实现跨平台的相互导流和提高用户粘性,获得增量付费。
传统有声阅读产品由线下的音频业务复制迁移而来,最早由2009年中国移动上线有声阅读服务,在此之后以PGC内容为主的豆瓣FM、蜻蜓FM等产品相继上线;2013年至2014年期间,随着国内4G网商用落地,移动互联网加速渗透,移动端相关应用快速发展,喜马拉雅、考拉FM等移动音频应用上线,在此之后资本涌入,推动有声阅读市场迅速成长,竞争加剧;2018年后,有声阅读市场在内容、渠道及商业模式方面不断演进,逐步走向成熟、多元化发展阶段。
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不仅用户规模呈现迅速增长,使用频率与时长方面同样具有粘性。易观及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中国有声书用户规模为1.35亿人,同比增长36.6%,人均收听有声阅读专辑10.7本,各年龄段用户听书率较2018年均呈现上升;2020年Q1在疫情催化及行业企业发起免费阅读等因素影响下,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头部音频平台有声阅读用户及用户时长分别增长了63%、100%,预期随着用户听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有声阅读的普及率有望继续提高。
另一方面,有声书用户的付费意愿较高,付费率达5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有声书的商业化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预测2019年中国有声书市场规模为63.6亿元,同比增长36.72%。当下在知识付费意识崛起下,有声书对用户而言不仅仅是阅读的方式,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望进一步推动有声书付费市场空间的扩张。
面对用户的需求旺盛,内容方与平台方均在加码有声阅读细分赛道。对于内容方而言,在版权储备上本身具有一定优势和话语权,通过选择已有的内容版权、契合的题材与主播进行有声化路径较为便捷,同时还能够增加版权的变现渠道。但是相较于平台方,内容出版方离用户比较远,对用户的需求了解不及平台全面,因此内容方需要与平台进行合作,进行内容的分发和用户反馈的获取,因此在此逻辑下平台在推动有声阅读行业的发展中的力量更为关键。
平台方的布局较早,目前市面上运营有声书的平台可以分为三类,包括1)综合类的在线音频平台,以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为头部,无论是上游内容合作资源还是下游分发渠道资源、用户流量方面都更具优势;2)垂直听书平台,例如懒人听书、酷我听书等,主要布局在垂直内容产品领域,用户更为聚焦;3)具有听书功能的电子书、知识付费、阅读类小程序&公众号等其他平台。其中数字阅读平台运营公司阅文集团、咪咕阅读、中文在线等均已推出各自的听书品牌,以自身平台内容实现有效转化,通过看+听相结合的方式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拓展多元化的服务场景。
随着数字阅读对用户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渗透,用户对阅读场形式的需求不再是单一化,除传统的移动阅读App、有声阅读App具有最广泛的覆盖面外,电子阅读器、绘本阅读器、智能音像/耳机等硬件设备的发展与普及,推动了阅读场景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内和不同场景下进行阅读的行为,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此外,5G技术的发展落地,或将为数字阅读构建全新的阅读场景和阅读模式,在更大带宽与更快传输的加持下,阅读+VR/AR沉浸式阅读以及高音质听书模式均有望快速实现,为用户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在海外市场拓展领域,阅文集团平台出海进入原创内容生产与运营的深化阶段。海外网络文学市场并没有国内市场发展规模之迅速,实属于蓝海市场。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数字阅读市场规模为125.77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136.93亿元,复合增速4.34%(中国市场同期复合增速为19.37%)。我们认为海外读者的整体阅读率高且具有良好的付费习惯,但数字阅读内容主要为出版作品,网络文学原创较少,读者也更倾向于纸质阅读方式,因此海外用户网文阅读的培养是平台出海的关键。2017年阅文推出了海外网站及移动平台WebNovel正式上线,通过对优质作品进行专业化翻译,开启了阅文集团平台出海的新阶段;在此之后阅文集团探索对网文进行海外本土化运营,推进海外原创作品生产,并在AI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对网文作品进行批量翻译形成内容的规模化,通过对外投资与战略合作拓展了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截至2019年底,WebNovel平台内容储备达700部中文译文作品和8.8万部英文及本地语言的原创文学作品,年内的访问量增长至3600万。海外平台的搭建一方面能为阅文集团带来用户增量和进一步拉长长尾内容价值链,另一方面也能为海外原创IP的生产和引入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