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对“人”这个概念有新的界定。我认为,“人”包含三重含义,也就是三个层面,即生物人、心理人和社会人。
生物人。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他按照生理规律成长,需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才能生存,这是生物人的基本层次。人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衣食住行保障,才能进行其他活动,在生物人的含义上,人是严格按照 “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 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心理人。生物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大约从一岁开始,人开始形成自我认识概念,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确认自己在父母、在他人心中的基本位置,并按此判断做出相应的选择。这时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心理人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社会人。人是群居动物,离开了人群,人的所有特征就不存在。人是借由和其他人产生认识,在互动中来了解自己的。社会人是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长大、完善的。
所以,我们处理所有和 “人” 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时候,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观念层面,二情感层面,三行为层面。
观念层面,是人身体里的方向系统,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所谓观念是人的大脑中对一个事物形成的思想集合,是理性的,理智的。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处理问题的惯用方式就是通过讲道理,可是许多时候我们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道理,想通过讲道理来养成孩子的一个行为,这种只停留在观念层面,希望通过讲道理来教育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不起任何作用,或者说收效甚微的。
情感层面,他是人处理问题的核心层,是人身上的动力系统,像汽车的发动机。对于问题的处理,如果不落实到情感层面,而只是浮现于观念层面,这样就不会使一个人产生改变行为的动力。比如你想要去到一个地方,而你不保证油箱里面有油,汽车的整个发动系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而只是坐在驾驶位置,拨着方向盘,那么这辆汽车是不可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的。
行为层面。一个人固有的他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行为层面,就是说人的行为轨道相,相当于一个行为在神经中通过反复运动后,形成的轨道。也就是说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
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观念太多,情感投入严重不足,行为层面缺乏系统训练和耐心。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 “雕塑” 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完成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方向,要养成诸多的习惯,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孩子年龄越小,讲道理所起的作用越小,一个孩子在12岁前基本上是不懂道理的,他所表现出来的“懂”只是对父母感情上的一种支持,他们做事主要是依靠感情的动力。
希望我自己能够在情感投入上做得更好,让孩子的动力系统强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