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1.光靠吃肉能瘦的科学依据——生酮饮食法
2.具体操作&细节要求
3.带来的好处&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4.关于饮食方案的余思
ps:此文基于笔者这几日的个人实践创作,不同的方法论有不同的适用者,所以若选用该方法,请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节,切忌盲目跟风全搬照抄。手动比哈特。
1.光靠吃肉怎么瘦?
笔者并非专业理论人士,只是一个践行者,在原理方面便不再班门弄斧了,直接po上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我们的人体有两种代谢模式:燃糖和燃脂
而在身体内存在足够糖原的情况下,便不会燃烧脂肪以供能。
相应的,采用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模式时,身体由于缺乏糖类,便只能将脂肪分解成[酮体],作为主要的供能来源,于是燃脂成为常态,自然达到减脂的效果。
更为专业的学术性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隔壁某乎,搜索“生酮饮食”,会有更为详尽的解答。
同样的,本文目的旨在分享一个笔者个人通过实践发觉有效的方法,不在于推广也不在于安利,信与不信,用与不用,各位的批判思维当自由定夺。
2.具体操作&细节要求
原则只有非常简单的三条:
1.高脂低碳适量蛋白
2.食不过饱,随饿随吃
3.细嚼慢咽,用心体会
三条看起来都非常简单,甚至后两条看起来是老生常谈的论调,但如果是别人都知道的观点,我必不会再拿出来讲,因为重复劳动没有意义和价值。
先说第一条,高脂低碳适量蛋白。
因为需要依靠脂肪供能,所以体内必不能有较多的糖原,这也就意味着糖的来源——碳水化合物需要避免——米面馒头土豆等等一切主食类食物在这个阶段都要say goodbye了。
那么肯定会有读者问:不吃主食不会饿吗?
我不由反问,即使吃了很大一碗面条,当时甚至撑的走不动路,昏昏欲睡,关键是可能还没到饭点就又感觉饿了。
要想扛饿,就需要所摄入的食物有极强且持续的饱腹感,而脂肪恰好完美符合这一要求;另一类符合要求的是粗粮——窝头,糙米,全麦面包等等——但由于是碳水,故不予考虑。
另外一个有趣的点就在于,国人的饮食习惯给予了我们“不吃饭就吃不饱”的思维定势。(这是我个人非常反感的一处,无数次遭遇老一辈观念的质疑心真的很累。)
至于具体吃多少,我们接着来看朴素的二、三两条。
2.食不过饱,随饿随吃
先前说了,脂肪带来的饱腹感极强,同时本身单位供能更高(同碳水化合物类的产热比为9:4),所以只需要吃到觉得差不多饱了,放下筷子即可;倘若觉得中午吃不下一碗五花肉或者好几只猪蹄,也可留至午后,用一口淡奶油或者几片芝士来填补感到饥饿的胃部。
即使不选择这种略显极端的饮食方案,食不过饱的原则依然能够帮助我们在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中,少长几两横膘。
Please always remember: less is more.请永远记住的是:少,即是多。
食物在适量的范围内不当带来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有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可一旦过了某个限度——把春节假期当成放飞自我的借口和理由,那倘若日后再想要放纵自我的时候,任何平淡无奇的场合都可以是'特殊的一天'。
我们应当在那个将要使自己变得又肥又丑的当口,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并思考是否一定需要继续。
当然,有想要更精确方法(量化并具体到克)的读者可以私信我热量/生酮计算器的获取方式。
但我更希望的是,作为常人,希望身体健康的我们,能够更多的去体察自己的内心。
3.细嚼慢咽,用心体会
吃肉本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那份肉质本身应当蕴含的快乐却早已在日益趋甜的饮食习惯中湮没——五花变成蜜汁五花,鸡翅变成可乐鸡翅,更不要提随处可见包装精美含糖惊人的其他零食。
吃甜是可以促使人脑分泌多巴胺(一种能带来快感的分泌物),但那只是人体机理的被动反应,而不是我们对于食物本身口感的体察。
很多人都觉所谓韩国烤肉好吃,但倘若真的用大豆制品替换掉肉,再加上同样的酱料,人们的反应未必会有很大的反差。
我们越来越偏离了食物本身。
吃肉这件事,本应当被认真对待——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从本身的香味到嚼劲到肉的质感——可我们却日渐迷失在这日益甜化的环境中。
咳咳好像大过年的显得太严肃了一点,emmm但毕竟一年之中也没多少机会和场合这样接连几天大鱼大肉嘛xD。
3.带来的好处&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先说最令人兴奋的一点——肉,芝士,淡奶油,炸鸡...那些平日里觉得都是热量炸弹的东西,请随便吃。
接着是长期的好处:
1.天天自动燃脂,天然能瘦还不足够?
2.皮肤变好
3.思维清晰(饭后犯困都因为血糖升高,生酮之后无糖可言,so..)
4.多项健康指标得到改善
好处说完了自然轮到不良反应了,po本人的不良反应是头疼,略感无力。
其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头晕、便秘、口气、脱发。
以上种种均属于身体正常的反应——代谢模式发生剧烈转变时一些自然的应激反应。
对策是:
1.多吃蔬菜
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是身体急需补充的物质,同时部分蔬菜含有的少量碳水化合物亦可对机体平衡的保持起到很大的作用。
2.大量喝水
身边放一个水桶,然后把自己变成水桶。
头两天会经常感到口渴,及时补充水分即可。
同时面对可能存在的头疼情况,可适当的饮用盐水,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熬过短期的不适之后(因人而异,快的一周左右,慢的可能需要5-7周;po大致用了5天,目前已无不适),你就会来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4.关于饮食方式的余思
以下是一些反思与杂谈,单纯要方法论的读者可以散了233
其实生酮饮食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纠正了我对脂肪的偏见。
先前已经建立了长胖是源于热量盈余的正确认知,但由于种种“少油少盐”、“油炸食品热量高”等等惯常的说法,在对待“脂肪”这种营养物质时,不自觉的戴上了有色眼镜——以为低脂就能够有着更好的减脂效果,其实不然。
在此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你认为的造成当今世界性肥胖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人们最先想到的多半都是那些油炸的垃圾食品。
但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其实罪魁祸首不在于油,而在于糖。
美味可口且包装漂亮的零食中暗含的大量的糖,才是发达国家肥胖人群激增的原因。既不饱腹,还自带快感,吃完之后便可沉沉地睡去,这样的食品,又有多少人能抵挡的住呢?
而生酮饮食的另一大有趣之处便在于此,如果我们把目光调回至原始社会,那个人们依靠打猎为生的年代,人类普遍都能够保持精壮的体格。
诚然,每天高强度的捕猎是帮助他们塑造健壮体格的一大原因,但其实用的食物中——各式各样的肉——除了脂肪,便是蛋白质,何来糖分可言呢?
所以在此引用罗胖的一句:
读历史不是为了知道未来,而是为了理解现实,并对未来保持想象。
为什么石器时代无胖子,而农耕时代以及现代的肥胖人群却日益增多呢?
这是一个值得咂摸的问题。
最后是一段很真诚的话,既然你都看到了这里:
其实个人选用生酮是因为结合往年过节的经历,自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不经意的就在奶奶家吃甜吃到困倦;止不住的就跑去菜场买上好几块蛋糕;出门吃饭的路上就已经填了个半饱...——才选用了这种较为极端的饮食来倒逼自己自律。(虽然我不一定会同往年一样犯那么多蠢,但who knows?)
不曾想迄今为止除了开头几日的头疼无力,无论是减脂方面的进展,还是饮食自律的保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但倘若,同时也是我希望我的读者为之努力的,是去体察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身体真切的可谓,以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今天多吃了一块肉,那就饭后多动动;或明天少吃一口;——在宏观上保持一种稳态和平和,因为健康的生活状态,同健身一样,都应当是我们当为之努力终身的事情。
而相应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再会为一顿饭后的体重变化而懊悔,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凭自己本事吃到的肉,为什么要难受?
愿我们在这个春节里,都能开怀吃肉。
另祝新春愉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