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里焚的香,你看懂了吗?

《梦华录》是最近热播的连续剧,完美地再现了宋代的繁华和文人雅韵。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各有各的雅致,各有各的气韵,看似闲事却最能反映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

其中焚香流传得比较完整,香方种类很多,知名的香方各有各的拥趸,有人喜欢鹅梨账中香,有人喜欢瑞脑香,有人喜欢老檀沉香……,人们在香气缭绕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高级的香料是格外昂贵的,并非一般人能够享用,比如龙涎香出自抹香鲸,这种天然的极其稀有,价值不菲,在古代只有顶级贵族才消费得起。

瑞脑香的香气非常别致,类似樟脑和松木的气息。总的来说清冽浑厚,回味不息,难怪一代才女李清照极其钟意瑞脑香,瑞脑香若有似无的沁人梅香和李清照清冷婉约的气质很搭,李清照曾多次在诗文中提及瑞脑香,写下“瑞脑烟残,沈香火冷”,“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等名句。当然正宗的瑞脑香的产量特别少,只有树龄很老的龙脑香树才能产出瑞脑香。色如冰雪的瑞脑香,香气很浓郁,当时唐人信佛,这款香在佛教徒中也很受欢迎,还被大食,波斯等国当作贡品。

说起鹅梨账中香就得提及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这个人做皇帝一团糟,可文学造谐堪称大家,生活情趣更是一流,这款鹅梨香就是李煜亲手调制送给爱妻大周后的。这对夫妻可算是情投意合,因为大周后不喜欢甜腻的香气,李煜就通过反复尝试研制了这款香,现在这个香方也没失传,以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芯掏空,把这些香末投入,仍然将梨顶签盖,反复蒸,再经过久窨就大功告成了,现在这款香还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甜甜的果香与花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让人沉醉。

据说大文豪苏轼也是制香高手,但现在广为人知的二苏旧局并非苏轼所作,而是陈云君先生为纪念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情谊所作的香方,主方仍在,但其中比例变化则得凭借着制香人自身的感悟来调制,所以这款香有多种变化,而且因为易调制成了初学合香者的必修课。

《梦华录》中不乏点茶焚香的场景,静室焚香,闲时雅致。如是我闻的香气萦绕着,似真似幻,静的不止是人心,也是流淌的岁月,追的是剧感受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对闲适生活方式的想往。

“慢”已渐渐变得稀有,它逐渐变成了奢侈品,变成了生活有余力者的专享。不是我们不想慢,只是脚步停不下来。借由看剧去体味慢生活,也算是一种对自身的补偿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云有不同的颜色,白云,洁白如“白云一片去悠悠”;乌云,乌黑如“黑云翻墨未遮山”;黄褐色云,又如“千里黄云白日曛”,...
    苑中梅阅读 11,930评论 0 1
  • 从《周礼》中记载的汤沐香、礼仪用香,到汉代开始流行“博山炉”薰香,隋唐的中西交流使香料品种增多,制香用香方式渐渐丰...
    北十先生阅读 7,244评论 0 10
  • 微信读书的书友们大家好,今天要跟你一起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李清照诗词选》。这本书的中文版大概有四万字。李清照...
    时光清浅阿莲阅读 905评论 10 11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一、政治诗(古代诗歌)1...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2,604评论 0 4
  • 敛尽深眸花灼灼___李清照词鉴赏 李清照,N年前我专帖评过她,清照姐姐。我现在都清楚地记得10岁以前,跟着老爹老妈...
    孤山素手阅读 2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