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距离家很近的北京,更多的印象是永远拥堵的车流和无处不在的人潮。
儿时的记忆中,北京就是天安门,只要去了天安门就到了北京。殊不知,北京太大,太多好玩又有趣的地方。
2016年春节,女儿五岁时,第一次带着女儿去了北京的天坛、天安门和西单的图书大厦。我们在毛毛细雨中逛了天坛,顶着冬天的寒风看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又赖在西单图书大厦里席地而坐看书到打烊。
北京,是紫禁城墙根下冬日的暖阳,是北海泛舟的夏日清凉,是京郊各处迷人的秋景,是颐和园里孕育着的春天的希望。
很多高中的同学都去了北京,他们在那里落户扎根。可我一想到那车水马龙会堵到五环外,心里还是觉得家乡更好了。
去颐和园游玩还是在去年五月份,春意茸茸之时。家乡的春意初现,而北京已盎然。虽然是第二次去颐和园,但心里还是激动万分,和女儿的心情一样。
第一次去颐和园还是在初中时,和母亲一起去游玩。那个年月,想要与颐和园留个影,只好求助于园子里照相的,花点钱照好,留下地址,人家按照地址再将洗好的相片邮寄。
而如今,人手一部手机。颐和园的各处景致随便随心拍摄,更加高效。但鉴于手机拍摄的效果不能满足于自己的需求,还是带着相机,咔嚓一路。
和初中时见到的颐和园没什么两样,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片水,不同的就是园子里的古树更加茁壮了。
我们围着昆明湖转了一圈,在岸边赏十七孔桥与万寿山的交相呼应,在西堤上看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才刚刚五月份,北京的春天就燥热无比,再加上摩肩接踵的游客,游玩的心情多显烦躁。处处拥挤的角落并没有将负面情绪好好降解一番,或者扔进昆明湖里洗涤过水再捞出,或许好一些。
一家紧挨着一家坐在西堤阴凉处观湖景,好像这颐和园在人多之时反倒显不出什么皇家风范,它只是一个比平常的公园更大一些的公园而已了。
在紧张的五一小长假,选择颐和园这样的地方出行,也真是醉了。
其实,颐和园这样秀美的地方还是平常人少来游玩更好。要不然,镜头里总是有其他不干的人来抢镜,真是煞了风景。
女儿一路跟着走来,没有喊累喊烦,可真是难为这个小女孩儿了。就是烤香肠和冷饮雪糕一路供着,才堵住了那张郁郁寡欢的嘴。
走着走着,看见岸边的一家三口——爸爸摆弄着相机在玩儿延时摄影,妈妈和女儿则画着彩铅画。
因为与自己有着同样的彩铅画爱好,特意停留在一旁,默默看了好久。这一家人是我看到的最最惬意的游客,他们没有步履匆匆与神色匆忙,反而挑选一处空地,坐了下来用自己的方式欣赏这皇家园林。这就是岁月静好吧。
午后的太阳透过刚起绿意的叶子,闪闪烁烁的,斑驳的感觉爬满园中棵棵百年古树。坐在树下,恍惚中有那么一刻,四周寂静无比,所有的喧嚣都将屏蔽在树冠以外,取而代之的是笼罩着的属于自己的小幸福。挺好!
出镜:颖
声明:文章图文均为作者“追阳葵花”原创,未经允许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