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自私的基因》第一版问世。第一次,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诞下一个孩子;第一次,人类窥见自然选择最基本的单元;第一次,基因的“自私性”被划上着重符,被印成一幅二维纸上的墨印图案,变成一道梁,通往新达尔文主义的逻辑推论。
《自私的基因》更像一次梳理,将生命长河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现如今,四十年过去了,这本书的理论并未被时代远远抛下,而永久弥新。
作者在语言文字的叙述上高于民科,对论点的阐述偏于冗杂繁琐,而且作者《自私的基因》论述了一个新颖的主题——我们之所以在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上得以存活,缘由我们成功基因那无情的自私性。有些必要时,那些明显的利他性实际上也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黑头鸥、螳螂、南极洲帝企鹅、工蜂的例子无一都论证了生物在行为上的自私性。
这听起来荒谬,违背了我们从小到大对世界的认识。读完全本,我像一个百米跑步达到终点的运动员,累的筋疲力尽。即使作者反复强调,种种一切都只是基因在无意识下的自私。但当作者论述“性配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不信任和互相利用的关系”、“父母之爱只是自然界在奉行近亲选择原则”时,作为一个受教化的人类,我还是不得不带上感情和世俗的目光,去阅读自私的“残忍”。
奥特斯洛夫斯基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屠格涅夫也说:“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然而看完书籍的前半段,我近乎绝望地相信,我们人类确实是被自私基因所支配。
然而到了后半段,特别是“拟子”观点的提出,我读得心潮澎湃,久久不得平静。
放下书,书中开头那句话——“当我们这个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领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时,它才算真正成熟。”却在我耳边复现。
我们身为被自私的基因制造的机器,却具备一种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我们人类,也只有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那一种力量便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文化和我们创造出的灿烂文明。
我们的文化好像基因开始时处于的“原始汤”,可它却更有生命力和传播力。我们的语言文字、书籍、音乐、舞蹈……都将组成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并像基因的复制一样永远延续下去。
道金斯告诉我们,母爱只是自私地保护自己的后代,以至于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续和优化;但我们仍旧对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感情这件事毋庸置疑。道金斯告诉我们,性关系只是利用彼此和投资获利,但我们仍旧被真挚的爱情反复打动。《自私的基因》也同时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绝不是仅仅为了繁衍,而更应该为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思想而骄傲。
读罢《自私的基因》,我明白我们不必纠结于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单元到底是善还是恶,因为他们并不能代表什么,毕竟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去创造,去保留我们的“拟子”,去挖掘那些人性中正面的、温暖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