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上一篇的基础上,以工作中实例为背景,重写项目管理在日常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上一周参加了一场集团组织的项目管理实战应用培训,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质量管理工作,谈谈我对项目管理的理解。
一、帕金森定律
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以下场景:
职员甲:“本来还想着早点下班的,结果老板又给了一堆活,今天还和几个发小约了饭局的,这下又要泡汤了。”
职员乙:“你倒还好,只是少陪你那群死党一回。我为了这份客户质量投诉调查一天了,还是没有个成果出来。”
职员甲:“总觉得手头的任务好像会自动生长似的,老板就比我考虑得全面。”
职员乙:“什么时候你如果想到他那一步,就前途无量喽。“
这就是一个帕金森定律的实例,即
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时间。
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出现只按时间而非任务作为衡量一天工作内容的情况,这会导致工作目标不清晰、工作成果无法识别。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尝试着将一整块任务分解成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并对每一项所用时间进行估算和管理,那么我们将更加容易掌控局面,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第一个项目管理工具——WBS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仍以职员甲、乙对话中提到质量投诉调查为例,最终的可交付成果是质量分析报告或是8D报告。但像8D报告步骤较多,我们就可以用最经典的PDCA(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处置)),用WBS这个工具逐层分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完成一份客户质量投诉调查报告(如下图),未必要按照8D原则一上来就完全展开,第一层就根据最基础的PDCA四步,也可以完成陈述、分析直至解决问题。为了对执行任务时所花费的成本及时间做更好地估算,就可以将第二层(PDCA)再次展开,分解到第三层。如果在第三层的某些任务我们发现仍然无法有效掌控,就像这里的制定计划,那就将其再次分解。以下是项目管理中,WBS分解的三种类型:
- 按照任务的先后顺序,既可以是前-中-后,也可以是后-中-前;
- 按照各成员的职能划分,其好处是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 按可交付成果来分,其目的是以终为始,更强调结果。
二、“学生综合征”
这个场景你是否听说过或者见到过:
这项任务老板给了半个月时间完成,我看了下,感觉不怎么困难,就先去做手头上其他的紧急任务了。过了五天,又被外地的客户要求去现场处理质量问题,于是立即出差。等回到公司,已经是一周之后,这时才想起距离任务截止日期只有两天了,而其中一天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只得在最后一天里,拒绝了几乎所有的任务,而且还是草草完成,交给领导。
这让你想起了拖延症这个名词吗?或者称之为学生综合征,即:
人们只有在最后一刻,即快到期限时才会全力以赴。
拖延症怎么破?最简单的一招,在刚才分解任务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出每项任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并用图表表示,即甘特图(Gantt Chart)。
绘制甘特图的工具或软件很多,比较经典的有苹果电脑自带的Omini plan,网页软件雁阵,App有日事清等,不过考虑到这些有硬件或收费限制,在这边给大家安利一款Excel的甘特图工具——项目规划器。定义好活动或任务后,只要记录开始周数、计划工期、实际开始时间,图表就会在右侧相应显示出进度信息。另外,对Excel稍有了解的同学可以将周数改成日期,在计划及实际开始时间也输入日期,就可做出一份以天为单位的甘特图。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发邮件到 ares.zhuang@foxmail.com向我索取这份电子表格。
三、一个都不能少
奋战三个月,和团队一起快要拿下一个大客户订单,等到签合同时,客户的行政部门领导却提出该过程中有涉嫌不正当竞争。客户的相关人员被调离原岗位,而整个团队所付出的努力最终只是得到了本单位领导的几句安慰。
这是培训老师亲身经历的case,客户那里有个关键人物被遗漏,而最终导致项目成果付诸东流。面对这个惨痛教训,我们在工作中该如何避免同样情形的发生呢?——运用干系人管理清单(PMBOK第六版称干系人为相关方)。
将项目利益所涉及的所有单位、成员,按照发起人、监管机构、高管、供应商等一一列出,并写出部门或单位的详细名称,必要时写到具体姓名。然后按照该部门或该人员在项目中所拥有的权力、和他享有的利益,经过项目关键成员讨论,从低到高,打1至5分。在这张图里,将权力和利益分别置于横、纵坐标,将上图的姓名代码按照对应打分填入。在(2,2)的地方分割开来,形成四个区间。从而得出对应于不同干系人的管理方法。
- 右上方,权力大、利益高的,需要重点管理;
- 右下方,权力大、利益低的,让其满意就行;
- 左上方,权力小、利益高的,需要随时知会;
- 左下方,权力上、利益低的,就关注其变化。
有了这个干系人管理清单,你还担心会遗漏了哪个重要人物吗?
项目管理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冷战时期,随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已经从一个专注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的管理方法,发展成为各行各业项目的最基础准则。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自己参与、以及主导几个项目,也更加感受到运用这种方法论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我们也会把在这两天培训中学习到各种原则、方法和工具,运用于工作以及生活中各个项目,这必将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