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搜索一下网上关于房价下跌的雷人雷语:上海房价将下跌50%;中国13年GDP没有了,13年白干了;中国刚刚兴起来的中产阶层消灭掉了;香港120万人投资者平均每人损失1千万元;中国房价下降趋势将是长期的;上海楼市谎言全球第一;现时价位买房,一年亏掉首期;开发商破产,宏观经济才开始复苏;“小阳春”危机将在六月份集中爆发;上海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地产泡沫将在近期破裂;随着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美联储加息的不断发展,离“最后算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 ……
网上关于房价的下跌的观点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这么多年来,除了短期波动调整,国内房价的确是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不断走高,所谓需求,所谓悬殊的房价收入比,所谓高昂的空置率,所谓租售比,似乎都无法解释房价为什么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一路飞奔。人们越是期待它崩溃,它越是坚挺!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发生这样一种并不为大众所乐见的事实,背后一定有它的逻辑和现实支撑。那么,支持高房价的逻辑和事实又是什么呢?是经济长期增长必然带来的货币量增发,是货币量增发必然带来的通胀,是长期通胀必然决定中国房价上涨。这才是判断房价等资产价格的一个大判断,没有这个大判断,或者这个大判断出错,其他所有的小判断,什么房价会不会下跌,租售比、空置率、房价收入比是否合理,等等,都只是盲人摸象,只见一点不见全貌!
1952年中国货币存量101.3亿元,到2024年7月已达395.72万亿,增长近40000倍。根据70年来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房价上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伴随着信贷的扩张,这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从而推高了房价。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收入远远赶不上增长速度。
由此,除非货币大量回收,否则很难指望房价下跌。但大幅度回收货币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危害可能更大。简单地说,大幅度回收货币的确有可能导致房价大幅度下跌,但结果是银行大量呆坏账,业主断供,导致金融危机,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全局,导致社会上失业人口大量增加,不要说房子那些遥远的事了,许多人就是眼前的生计都成问题!而这些对于社会、政府、人民来说,都是致命的危害。
究其根源,不是中国房价太高,而是老百姓收入太低,国民分配结构严重失衡。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房价大降,更应该指望百姓收入大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长期通胀,长期通胀决定中国房价上涨。
说句不怕成为众矢之的的话:幸亏房价、红木家具以及艺术品、珠宝等奢侈品以高价格吸收了大量的货币流动性,否则,只怕今天水、电、粮油等普通消费品很多老百姓都已经消费不起了。
2022年以来,中国房价进入短期的通胀通道,很多人开始鼓吹,中国的房地产即将崩溃,用这种悲观的眼光短浅解读中国的房地产,自然只能是唐吉珂德大战风车。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消费率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中国却是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而且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在5~7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这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不妨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