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背过的古诗词时间一长就忘了怎么办?
孩子背诗很痛苦,背会了又容易忘记,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李老师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他曾经有一个学生,上小学前就把《唐诗三百首》都背会了,可是到了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唐诗的时候,这个孩子连30首都没有记住。而且他对背诵古诗已经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总体表现甚至比从没背过古诗的孩子还要差。
那么到底怎么样去学古诗词呢?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背诗很难,那就教孩子唱出来!唱学,是我一直秉承和坚持的儿童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方法和理念。为什么要“唱”诗词呢?因为诗词本身就具有音韵之美。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绦”“刀”都压在了同一个韵脚上,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通过音乐来学习诗词,更有益于孩子感受诗词的韵律,理解诗词的意境,还能增强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轻松地把诗词背下来。
除了背诗,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诗人的故事、诗词的意义。有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了一座城”,孩子学古诗词也会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诗人,或者因为一个诗人爱上一百首诗,家长可以通过诗人故事、诗词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诗词。
另外,李老师还建议,家长给孩子讲古诗词时,不能教科书式地讲解,应该在生活场景中代入诗词,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说,带着孩子去山里玩,可以讲一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座山不一定是庐山,任何一座山都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让孩子实地体验一下这两句诗的意境。如果孩子还是兴致勃勃,家长还可以再讲一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的哲理。
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诗句,也不一定非得站在西湖边上才能吟唱,我们带着孩子在圆明园的后湖边看荷花时,也一样可以这么说。有兴趣的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更加立体地学习这首诗词。
通过唱学儿歌学会背诵古诗词,听故事了解诗人和诗词的意义,再加上将古诗词真正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这就算是完成了古诗词学习的闭环了,对于学龄前孩子和小学生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4.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和我一样,很多家长对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非常地陌生,不知道现在小学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也不清楚怎么样帮助孩子提分和提升素养。所以,在《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这本书中,李老师将小学六年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给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小学各个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
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是解决认和读的问题,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具体学习的内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李老师说,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是重点,并不是说要会认、会写几百、几千个汉字,量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指识字、写字的能力。在孩子刚刚开始学识字的时候,老师会把识字的方法教给孩子,慢慢地,孩子认识的字多了,会掌握很多识字经验。比如说,有很多字都是形声字,一边表音、一边表意。孩子慢慢会从音、形、义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类、归纳,掌握一次性学习很多字的能力。这个过程,孩子也会去不断地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且不断地纠正自己。所以呢,有时候写错别字是应该被允许的,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归类学习汉字的意识。
与此同时,孩子也要开始学写字。教写字主要是指教孩子写字时怎样占格、笔画的顺序是怎样的。如果孩子写的字正确而美观,写字速度也很快,那说明孩子的写字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有的家长说,老师对写字的要求特别严格,差一点儿都不行,有必要这么严格吗?李老师的答复是:老师对孩子写字严格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一开始学写字,必须要建立一个好的标准。就像刚刚开始练体操、学跳舞的孩子,一开始都很痛苦,压腿、弯腰、下叉的标准动作对他们来说也很难,但是孩子必须适应这个阶段,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没有严格要求,那么后面的动作会越来越不标准。所以,同样的道理,写字也一定要达到老师要求的写得好的标准,孩子之后的书写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小学低年级段的第二个重点是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一阶段的朗读有三个参考标准 :第一,正确无误,就是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能够按照原文把文章读下来 ;第二,要读流利,就是不唱读、不拖长音,要按照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停顿抑扬顿挫 ;第三,要投入其中、有感情地读。
接着,李老师介绍了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阅读和习作。
李老师说,三四年级的阅读从朗读逐渐过渡到了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相应地,在家庭中,孩子读书也应该由朗读变成默读。对孩子默读有三个要求 :第一,能够从文章中读出东西;第二,默读要具备一定的速度;第三,孩子要能够简要地表达出读到的内容。
不过孩子的默读训练在家庭里不需要进行太多,家长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合读书的环境、大量优质的书,让孩子能够自觉、自主地读书就可以了。
三四年级另一个重点是习作能力,具体的要求是要提高孩子写好一个段落的能力,也就是段落的训练。
这个时候不是要让孩子只学会写一段话,而是要求孩子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方面的意思。比如,介绍一个玩具,孩子可以分三条来介绍 :第一,先从观感上,孩子通过观察能够描写出这个玩具的外观;第二,再动手玩一玩,写出这个玩具的玩法;第三,能够把自己对这个玩具的喜爱写出来。这样的习作能力是三四年级的孩子应当掌握的。
最后李老师介绍了五六年级的学习重点。这个阶段的重点其实还是阅读和习作。李老师解释说,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孩子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强调了家长应该关注的事情,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
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课外的补充工作,走出校外,带孩子多体验文化活动。一般学校可以组织的外出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所以家长应该做好补充,多带孩子去文化场所、参与文化活动。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孔庙、鲁迅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这些地方,让孩子可以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建立联系,让他从各种纪念馆认识书本上学过的人,从各个博物馆接触课本上学过的知识。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可以坐在一起看看时政新闻,让孩子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看到“一带一路”的新闻、李佳琦直播卖口红的事件,父母可以说说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问问孩子他怎么看待这个事件。不要让孩子成为关在学校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而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让他接触时事、和他讨论社会问题,训练孩子的思维和表述方式,让他有自己的观点。
李老师还强调,这个时候的家长不要只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要越来越多地关注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成长和进步,这才是对学校语文学习的正确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