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把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翻出来看了一遍。扉页上没有记录第一次阅读的时间,估计约是七八年前了。封套边缘有些泛黄和开裂。里面的内容大都不记得了,再次翻阅的感受像在看一本新书。
人总会在平常的生活里精准地捕捉到某些关联,似有指引。我为自己洞察了一丝偶然而窃喜。我初看这书时,还没有运动的习惯。记得在窗边的狭小桌前一口气读完最后一页,便兴冲冲地出门沿城市三环路跑了一次。成都的冬天灰蒙蒙的使人情绪低落。没有专门的跑道,就在行人道上随意跑着。跑步原也是最简单的运动了,当时甚至连一点运动常识都没有。以为穿上运动鞋,有条尚可的道路,迈开双腿就行了。因为被书中作者跑步的经历和感悟所激发出的激情点燃,以为自己从此就可以成为一个跑者。很显然,这点激情所提供的燃料太有限,不一会儿意志就在窘迫的体力下缴械投降。那些无数次发誓要减肥成功却屡次失败的人大概最能体会这种心情。就这样跑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我已有规律的健身三年有余,虽不似作者专事跑步,但对跑步已经并不陌生。此时偶然再看书中所记,当真是心有戚戚焉。仔细玩味书名,也觉出作者的可爱之处。乍看书名,会立即引起我这样的好奇心:是啊,跑步的时候我都在想些什么呢?慢慢跑程,我应该是想了些什么,总不至于脑子空空如也吧?可立时又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村上有什么新奇的观点?他在跑步的时候大概又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吧?怀着这样的想法买书的人,恐怕要失望。“老实说,在跑步时思考过什么,我压根儿想不起来。”“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哈哈,你以为作者在跟你玩笑,逗趣,可他又说“提这种问题的人,大体都没有长期跑步的经历。”是啊,此番再读,当真是一语中的。
回想起那段每周去青龙湖跑步的下午,穿戴、热身停当,便沿着环湖主道迈开步子。有时经长桥顺时启程,有时又经游客中心处的林荫道逆向开拔。无风的天气,湖平如镜,只有群鸭游过划出丝丝水痕。看不见湖的尽头。视野边缘只留下树木繁茂的枝叶交交叠叠,暧昧不明。奇怪的是,无论春夏秋冬,每次经过,总觉得湖的远处云霭蒙蒙,心中跳出“烟波浩渺”一词。逆向的那条林荫道,地势变化比顺时要起伏的更明显些,往来的人也更少,其中大多数道路都远离中心景点,常常乏有人影。一个上坡接着一个下坡,偶尔一阵坦途,接着又此起彼伏,跑来更有一番韵律。途中要经过几处夹着野花的开阔草皮,没过人头的芦苇荡,有时还能透过错落栽植的林木窥见对面的风景。其中一处大概是专为白鹭开辟的栖息之所,游人是无路靠近的,但可在湖岸这边一览别致的景致。初次经过时,眼光都去追逐那翩翩而舞的白影,突然发现那片树上尽是白色。仔细一看是成群的白鹭站立在枝头,一动不动。树木临水而植,又引来鸭子在水边、岸上来回踱步,当真是动物们的一片乐园。能够在城市里找到这么一处使人心旷神怡又能跑步的地方真使我心存感激。于是每周五下午工作结束后,我总是亟不可待地开车驶去。虽然车程近一个多小时,穿越城市西东,仍难掩兴奋之情。每次跑完,双腿都似灌了铅铁一般沉重,面红耳赤,喉头干灼难耐,衣裤被咸湿的汗水浸透紧贴皮肤,但只要一想起那种用脚掌交替不歇的方式使身体瞬间腾空复又落下的感觉,肉体包裹着一切器官的规律震颤,大脑极度放空又格外清明的“贤者时间”,就是我为数不多的除阅读以外的“心流”时刻。
村上说跑步的长处之一“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加上自己是“主动地追求孤绝”,因而特别适合长跑。我对此也深有体会。孤独是难以被追求的。因此世间大抵分两种人:害怕孤独或是享受孤独。这种分别想来也是天性之一。如同人间至味各有不同,唯有择己钟意者才能适意。年岁渐长以后,那些附着在自我本真外的东西渐渐散去,更使得天然之气性露出真容。比起独处,和他人相处总是更费气力;比起阅读,表达也总是更嫌困难。能像村上那样生活真是令人羡慕。至少于我这真是太美好的生活方式了。好在每年总有寒暑假可稍作休整。就像塔勒布所言:“如果我不得不上班的话,我认为最可取(痛苦也较少的)就是高强度地工作一段非常短的时间,然后什么都不做直到我完全恢复,并期待重来一次....”每想至此,工作中的诸多不如意也就顿时释然了。是啊,能有这么一段悠长假期给身心一次重启。早起,大量的阅读,健身,自己挑选、烹煮干净的食物,偶尔随意写些什么,午睡,打扫,一天的时间总是倏忽而逝。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独自在家,宁静、安逸、闲适,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丝毫的压力和干扰,常常心生幸福之情。假期中陪家人外出度假,竟有心猿意马之感:一是旅途疲惫,二是打乱了平日的生活节奏,内心毛躁不安,总盼着返程之期。直到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换好装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故读到村上的文字,让我会心不已。
同村上一样,生活中也有不少的人因我每天清晨早起锻炼而认为我意志力顽强。不少人问我何以能日复一日坚持下去,我实是难以回答便推说习惯尔尔。“我甚至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村上的解释不假。但凡需要依靠意志力去坚持的事情十有八九都难以长久,唯有发自内心的痴迷才能让人甘之如饴。于是乎于漫漫人生中找到这种“适己之爱”就愈发紧要和难得。像我母亲,50岁开始学习游泳,55岁开始学习书法,日日勤加练习,水平大有进益。更重要的是,她于此中定是体会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舒展,常对我描述某日晨起,端坐练字,凝神聚气书写下来,竟全身薄汗,气顺笔意,酣畅淋漓;若某日天气不佳,晨泳未成,竟终日觉精神困乏,四肢不展,心有欠然。大抵村上在跑步中,也因体会到这种“心意既得形骸忘”的美妙心境而难以自拔吧!
现实中难有真正的岁月静好,若能遇见此种良缘,也足以聊以自慰。想来那99%的艰难旅程中,1%的愉悦理当虔心以待,彼此不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