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谈到一种观点,那就是我们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劣等生,通常都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认为自己的成绩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这种思维会限制了人们的发展。
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都是无穷大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发挥出来,有些人表现一般般,不是什么问题,那是因为人总是被自己的思维所限定。
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是优等生的时候,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一个优等生的状态。而一个人认定自己是中等生的时候,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一个中等生的样子。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是劣等生的时候,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一个劣等生的行为。
阿德勒发现,在学校里优等生、中等生、劣等生的成绩、名次总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左右摇摆不定。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是遗传因素造成,而是他们自己的思维限制了他们自己能力。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是永远不能进步的,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是不会进步的,都不可能进步的。
这种思维到孩子长大成人还影响着人的形为,他们长大成人,他依然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并努力地寻找与别人的差距所在。
我想起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中等生,中等生的成绩,中等生的名次,中等生的状态,中等生的生活。有一次,考试中,我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发挥出色,考进了全班前三名了,进了全级前十名。我有点惊慌失措。我觉得我不该属于那里的,我那么笨,不是优等生的料。之后的考试,我又回到中等生行列,我觉得那才是属于我的地方,在这里我很舒服,我很心安。就这样,我总是在中等生队伍中混,偶尔一两次不小心闯到优等生队伍中,我会很不安,每次我都觉得自己是不如他们的,为什么我能进入呢,有可能是因为个别优等生没来考试或发挥失常的原因。从来就没想着自己也有可能是优等生,相反,从内心深处就认定自己只是一个中等生,优等生都很厉害很聪明,自己那么笨怎么有可能是优等生呢。
原来,并不是我真的就是中等生,而是自己被自己的思维限定住了。其实那些偶尔考出的几次优等成绩,那是用事实证明自己可以行。但是我自认为自己只是中等生,即便真有那么一两次,我也是拼命为自己找借口,证明自己只是中等生而已,在下一次考试中就拼命把自己拉回来。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会是个优等生。
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这样的思维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所认定的小圈子里。
别让自己的思维局限了自己,没有谁注定就是某等生。谁天生下来都是优等生。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自我肯定,把那些标签全去掉。不要总以为优等生比自己强,比自己聪明,比自己优秀,你和他没有区别,也没有差距,他的遗传也和你一样。自信起来,肯定自己,你也是一个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