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意识永远向前。
——题记
何为华夏,何以中国,是三千三百年前,殷墟开辟鸿蒙;是三千二百年前,三星堆伴月而生;是孔子两千二百年前的赳赳秦风;一千七百年前,我们从敦煌拥抱世界;一千三百年里,我们在布达拉宫点亮心灯,苏州园林,一千年的壮志风雅,西安碑林,九百年的翰墨津梁……泱泱华夏,万古江河,如日之开,如月之恒!
我们国家的文化,是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句;是张若虚的“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孤篇压全唐;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往直前……是几百年几千年的渊源流传,更是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们国家的人民,是逆风里把握方向,是暴风雨中的海燕,是不改颜色的孤星。辛基格有言曰:“中国人,总被他们中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是庚子鼠年,疫情肆虐,无数医护人员的“国有难,召必回!”中国速度下修建的火神山。今年暑假,一场场暴雨令河南陷入囹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志愿者和救灾物资接踵而至,所谓“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是中华儿女厚重的衣物下滚烫的热血,和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赤子之心。
我们国家的意志,是鲁迅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光,不必等候火炬”是梁启超的“纵有四海,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
我为我的国家而骄傲:我所站立的是我的中国。
注:这是学生的一篇习作,今天看的时候,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能写出这样大气的文章实属难得,一个中学生能够从国家层面去谈自己的骄傲之心,选材立意都避开了同学们常选的写作题材,可谓标新立异。
其次,层次性比较强,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到中国的人民、意志,条分缕析的,于字里行间,让自己的骄傲之情自由流淌出来,虽然无一字提及“骄傲”,但是骄傲之情却随处可见,让人读来骄傲之前油然而生。
还有,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显示出了阅读的广度,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才使得文章大气的表出自我的骄傲之情。
尤其最后一句“我为我的国家而骄傲:我所站立的是我的中国。”掷地有声的表现出内心深处的骄傲之情,读来也是让读者为之骄傲。